李興說完,其他人更躍躍欲試,要催促李植早下決心。
鐘峰一甩官袍長袖,出列說道:“王爺!此時絕不是喟嘆私情的時候。”
“王爺南征北戰,救下多少大明百姓?若不是王爺的捨生忘死,我大明能在韃虜的鐵蹄下巋然安立?能在士紳的侵蝕下守得元氣?能在流賊的沖擊下屹立不倒?王爺朝聞天子令,夕不敢留營安睡,生生以一人之力將皇帝的威望樹立起來。”
“然而天子是怎麼對待王爺的?王爺蕩平韃虜,他竟不給王爺封王!一直拖到流賊威逼京畿不得不求助王爺,才勉強給了王爺一個郡王王位!討價還價,首鼠兩端。若不是江北軍包圍京城大明皇朝的江山社稷危在旦夕,天子哪裡會讓王爺變成親王?”
“在天子眼裡,對我們一鎮九省從來就只有利用!”
“如今因為王爺要給天下百姓帶去新法、文明和福祉,天子自覺無德無能,竟趁王爺被外族攻擊的關頭襲擊王爺。”
“這樣的人,有何面目端坐於朝堂之上?”
“王爺如今已經被皇帝定位逆賊,然此等非難不但沒有打亂我一鎮九省的人心,卻反而讓所有的百姓和官員們更加同仇敵愾。如今一鎮九省萬眾一心,只希望王爺能登高一呼,為天下百姓謀取萬世福祉。”
“王爺此時,絕不該再懷念往日和天子的友好!”
聽到鐘峰的話,李植一時沉默了。
鄭開成突然走了出來,有些沉重地說道:“王爺曾經是天子的臣,但天子已經背信棄義,王爺就沒有了繼續效忠的本分。王爺此後若是能給天子一個頤養天年的歸宿,便不枉往日的君臣之情了。”
高立功等儒生出身的官員到底是忠君思想中浸淫過的,聽到鄭開成的話比較贊同,看向了李植。
不過殿中的其他官員們卻根本不關心事後如何處理崇禎。他們沒有給李植繼續緬懷過往的時間,而是齊齊拱手出列朝李植作揖行禮,大聲說道:“天子無道倒行逆施!願王爺舉起大旗,撥亂反正!”
“天子無道!倒行逆施!願王爺舉起大旗,撥亂反正!”
李植看了看大殿中齊齊拜倒的官員們,沒有說話。
他看向了右手邊的李歡。
李歡已經十八歲了,身材頗為高大,只是還有一些少年人的瘦弱。他現在的身份是齊王世子,是李植的法定繼承人。這些年他在李植給他安排的師長教導下學習各種知識和武藝,如今已經是一個出色的年輕人。
“李歡!如今天下就在眼前,為父該不該取?”
李歡沉默了三秒。
然後他朝父親拱手作揖,毫不猶豫地說道:“父上繆矣!天下者,天下人之天下耳!我華夏悠悠幾千年歷史,子民億兆,英雄人物璀璨無窮,三教九流汗牛充棟,如此似錦社稷大好江山,豈是凡夫俗子可以竊取?”
“唯有手據大義,眾望所歸者,方能登高一呼應者雲集。”
“父上二十年篳路藍縷,不圖榮華不謀私利,唯將天下人之天下妥善經營而已。蕩平韃虜,開疆拓土,億兆衣食無著的百姓得以溫衣飽食。父上的威名,九州四海傳誦。父上的仁德,萬萬黎民念頌。”
“此時此勢,非父上取天下,而是天下人慾將天下交給父上。”
“父上若是有一絲猶豫,恐怕灰心失望的,是天下的黎民百姓。”
李歡一番話說完,長揖及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