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崇禎二十六年二月初三,浩浩蕩蕩的南征艦隊穿過整個中國南海和卡裡馬塔海峽,攻到了荷蘭人的巴達維亞。
巴達維亞灣並不是一個深入內陸的海灣,而是一個相對開放的半圓形海域。荷蘭人的碼頭幾乎是裸露在海洋邊緣。
荷蘭人之所以敢在這樣的地方建設海港,是因為三十年前他們對自己艦隊的絕對自信。荷蘭人自信他們的戰列艦在遠東是沒有對手的,更不會有人敢於攻擊荷蘭人的軍港,所以軍港的防禦力量並不需要太強大,只要稍微有些遮蔽就可以了。
但是這樣的自信,到了崇禎二十六年,就顯得很脆弱了。
呂虎將艦隊開進了巴達維亞灣,站在旗艦的艦首仔細觀察幾公裡外的雅加達城。
分艦隊艦隊長石定平說道:“司令,傳言應該是真的,荷蘭人好像真的放棄巴達維亞了。”
呂虎點了點頭。
艦隊開進了港口岸防炮的射程而荷蘭人卻沒有進行炮擊,這不合常理。唯一的解釋就是荷蘭人的炮兵已經全部撤走了,港口裡只剩下爪哇人,根本沒人會操炮。
呂虎一揮手,說道:“不需要另選登陸點了,直接轟炸巴達維亞堡。”
旗語被掛上了桅杆,四十條鐵甲艦像是四十個怪獸,一點點靠近巴達維亞碼頭。
碼頭上,吳應熊慌張地看著手慌腳亂的爪哇土兵。
荷蘭人臨走前並沒有幫助吳應熊訓練爪哇土兵,這些土兵並不知道怎麼使用岸防大炮。荷蘭人唯一給吳應熊的就是一本荷蘭語的炮兵手冊。
吳應熊這些天好不容易在爪哇土兵中找到幾個粗識荷蘭語的爪哇土著,但這幾個人也不完全能看明白荷蘭字。所以這些天沒人敢操弄稜堡和碼頭上的大炮。
此時李植的艦隊已經攻到碼頭近處,再不開火就要被李植的艦隊轟炸了。
吳應熊趕鴨子上架,讓那幾個懂一點荷蘭語的爪哇土著按照那本炮兵手冊操作大炮。
瞄準越來越近的鐵甲艦,裝藥,上彈,插火繩,點燃。
只聽到轟的一聲,吳應熊感覺自己的耳朵都快要被炸聾了。
不知道是火藥裝多了還是怎麼,大炮炸膛了。巨大的火花中,本該射出炮彈的加農炮炮管整個裂開,變成鐵塊朝四面八方飛射。炮管周圍那個倒黴的點火繩土兵剎那間就被沖擊波震死,屍體往後飛了幾米才摔到地上。
就連站在稍遠處的其他幾個土著也被炸到,一死四傷。吳應熊雖然站在二十米外,也被那炸膛的巨大沖擊波嚇得倒在了地上。
不過他很快爬了起來,臉色發白。
完蛋了,沒有炮兵能攻擊李植的艦隊,要挨炸了。
開放海灣中的鐵甲艦分成了兩個分艦隊,前面一個分艦隊二十條船漸漸運動到了距離碼頭四裡遠的區域,排出了半圓形的陣勢包圍了碼頭上的堡壘。
船舷上的炮窗窗門被猛地開啟,四百門大炮推了出來。
巴達維亞堡中的土兵一個個目瞪口呆,看著那些可怕的炮口對準自己。
“轟!轟!轟!轟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