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準備大幹一場,讓一鎮九省的基礎設施達到十九世紀中期的西方國家水平。
聽到李植的話,下面的商人們對視了一陣,一個個拱手說道:“王爺聖明!”
“大王高屋建瓴!”
“王爺英明!”
李植笑了笑,說道:“這支線鐵路的建設,不能全部由政府來做。政府一來管不過來,二來財政上也吃力。我希望這些支線鐵路,有相當一部分由商號牽頭來建。”
李植在地圖上一劃,說道:“比如這條揚州府到廬州府的支線鐵路,長五百多裡,大概需要一千二百萬兩銀子上下。如果由範家莊商人牽頭組成股份有限公司興建,我估計五年之內就能建成通車,通車兩年內就能盈利,十五年內就能收回成本。”
李植說完這些話,停頓了一會,讓下面的商人們消化消化。
商人們果然是被李植的大手筆專案震住了,他們三三兩兩聚在一起議論起來。
一千二百萬兩成本的生意當真是大生意。一年下來營業額起碼也是一百萬兩以上,這已經超過了範家莊最大民企華氏農械廠的規模。
最後湯重道站出來說道:“王爺,這建鐵路的風險有多大?”
李植笑道:“只要管理妥當,風險比較低。我們允許私營鐵路徵收較高的通行費,所以隨著經濟的發展,鐵路最終肯定是會盈利的,唯一的問題是盈利時間的問題。到底是十年收回成本還是十五年收回成本,這取決於當地經濟發展的情況和物資流通的速度。”
“不過在如今的一鎮九省,工廠普遍使用新式機器,蒸汽機動力和流水線結構,將手工業完全打敗了。各種商品都漸漸集中到大城市的工廠中生産,在各地之間運輸。加上原材料的運輸,我們對鐵路運輸的需求還是很大的。按照我們在遼東的經驗,一般來說十五年內是必然可以收回成本的。”
“如果覺得資金佔用情況太大,也可以向百姓發行鐵路建設債券。”
下面的商人們聽到李植這一番話,又交頭接耳地議論起來。一鎮九省的百姓富得流油,如果允許鐵路公司發行債券,只要債券利息超過五厘,那麼資金就完全不是一個問題。
頓了頓,李植又說道:“鐵路建設關繫到民計民生,是為國出力的工程。所以對於牽頭建設鐵路的商人,我們政府將給予一定的榮譽。”
“我們設計了七個等級的商人榮譽勳章,將分別授予不同程度參與到鐵路建設中的商人。這些商人榮譽勳章和軍人勳章一樣,是為國家出力立功的證據,持有勳章的個人,在生活中將受到整個社會的尊重和禮讓!”
聽到李植最後這一句話,下面的商人們一下子眼睛發亮起來。
商人勳章,這可當真是商人們最想要的東西。
雖然這東西不是官身,沒有行政權力和特權,但在範家莊,這勳章非常受人尊敬。那些戴著勳章的功勳士兵或者烈士家屬走到哪裡不是受人高看一眼?就算買個菜排個隊都有人讓他們到前面去,哪怕是走路摔了一跤都一堆人上來攙扶。
有了這勳章,連警察都會對你熱心些,那些敲詐商人的屑小自然會知難而退。
李植雖然不準備給商人們官身和特權,但是如果給了商人勳章,那也足以讓商人們擁有安全感和成就感了。
下面的商人一個個都呼吸急促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