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之內,皆為王土”什麼意思?
接下來是一篇評論員文章:“《京營若勝,恐撤一鎮九省》。”
這篇文章是山東本地評論員寫的,用詞辛辣一針見血,講的是天子這次冒險對江北軍用兵的背後深意。評論員說得很直接:“天子冒險獨力用兵,所求無非是大勝後的聲望!天子苦求聲望,無非是為了以雄主姿態瓦解一鎮九省天津體系。”
“一鎮九省並非郡王屬地,卻由郡王管轄,尾大不掉於理不合。此番天子若勝,定會直接派官員管轄九省,削郡王為一逍遙王爺矣……”
茶樓裡的人聽著聽著,臉上都露出了十分吃驚的神色。
天子有可能會剝奪郡王對山東的管轄權,派文官來管理山東?這對山東百姓來說無疑是一個噩耗。那些文官哪一個是好東西?何曾像郡王的官員一樣為國為民的?
若是山東又被朝廷的文官統治,那山東百姓這些年過上的好日子,豈不是一朝之間就要還回去?
當即,茶樓裡就炸了。茶客們在桌子上竊竊私語起來,商量著這個會影響每一個人生活的大訊息。
突然有人大吼一聲:“山東是天津郡王的山東!不能讓朝廷管理山東!”
茶樓裡的茶客們聽到這聲怒吼,齊聲叫好。
一個三十多歲的讀書人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那些文官是什麼嘴臉,大家看了幾十年,早看得清清楚楚了。讓他們管理山東,我山東百姓就是他們砧板上的魚肉,隨意欺淩剝削!”
“這些年我們山東由郡王管理,一天比一天富裕。現在在濟南隨便找一個幫閑的差事,都能拿到四兩月錢養活一家老小!”
“我棄了聖賢書,為商家記賬,一個月五兩多月錢。這樣的生活,以前我們濟南的百姓哪個敢想?”
聽到這個讀書人的話,眾茶客們又是齊齊叫好。
然而有一個中年商人卻大聲說道:“朝廷若是打敗了江北軍,就控制了整個江南。到時候天子不缺銀子,徵募三、四十萬新軍包圍天津。郡王若是不答應天子,難道舉旗造反?”
聽到這個商人的話,茶樓裡的茶客們又沉默了。
天子待郡王不薄。以郡王的作風,無論如何是不會造反的。如果郡王有造反之心,早就反了。
到了那一步,郡王會不會放棄權力甘做逍遙王爺?
突然有一個年輕人大聲喊道:“不行!郡王不能出兵幫助京營新軍攻打江北軍。若是讓京營贏了,山東就又要淪入文官之手。郡王這是在拋棄我們!無論如何不能讓郡王出兵牽制南昌!”
“只要郡王不出兵,京營哪裡打得過江北軍?”
茶樓裡的茶客們聽到這個年輕人的話,一個個齊聲叫好。
一個商販打扮的中年人站了起來,大聲說道:“山東百姓的好日子是郡王給的!郡王要拋棄我們,我們不能一語不發!眼看著這日子一天好過一天,卻出了這樣的事情!我們要阻止郡王發兵牽制江北軍。我們要召集百姓,去巡撫衙門請願上書,堅決反對郡王將九省的控制權讓出去!”
“就是拼了這條命,我們也要讓郡王繼續管理山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