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十月二十,天津郡王府的大殿中,天津的百官穿著官服,在進行議事。
如今的天津郡王議事會,已經和大明的朝會十分類似。百官手持符節上奏事務,發出諫議。李植端坐在王座上,處理事務。更有類似鴻臚寺官員的郡王府禮贊,負責議事會的秩序。
除了議事會的規格小一點,其他的功能都和北京城中的朝會差不多。
實際上,李植麾下的官員實際權力甚至已經超過天子的官員。李植統治一鎮九省,已經將東海變成了自己的內海,人口六千多萬。而天子所能控制的,只有北直隸、山西、陝西和湖廣北部,影響力恐怕還不如李植。
所以李植的議事會,實際上已經是朝廷之外的另一個朝廷,同樣莊嚴肅穆。
如今李植管理的領地越來越多,已經不可能事必躬親。為了幫助自己分擔公務,李植建立了六部,又稱為天津王六部衙門。六部有國防部、工業部、商業部、財政部、司法部、組織部。不過六部的長官不叫尚書,而是稱為部長。
六部對天津系統的各省和各軍隊有一定的管理許可權。不過總體說起來,作為一個處於上升期的政權,李植麾下的地方官員和外派的將軍的權力還是很大的。六部的官員相對來說權力較小,僅有備案、參謀和諫議的權力。
比如國防部,目前來說就沒有軍事指揮權。僅有記錄賬簿,選派參謀,繪制地圖,處理往來文書等輔助權力。外派軍隊的指揮、後勤權力都在外派大將軍手上,而軍官的升職遷調權力,則由李植和外派將軍共同掌握。
所以六部的官員,也大多是資歷較淺的官員,不像地方上的官員那樣以功勳老臣充任。比如國防部,就以較晚投靠李植,在軍中威望不高的洪承疇為部長,處理各種文書。
今天的議事會一開始,洪承疇就拱手出列:“鎮南伯李老四有本奏!”
李植說道:“念!”
洪承疇掏出李老四的奏章,念道:“臣鎮南伯李老四奉王命征伐越南,發兵已經二月又七天。幸不辱使命,已於十一月初七攻入越南順化城,佔領越南全境。”
聽到洪承疇的念誦,大殿中的百官們都十分欣喜。官員們對視了一陣,暗道這下王爺的勢力又擴大了。
李植點頭說道:“善!”
洪承疇繼續念道:“臣以為,中南半島諸國武器落後,士兵並不善戰。李老四自信在半年內可以佔領所有城市,滅亡瀾滄、柬埔寨、暹羅和緬甸四國。”
李植點了點頭。
顯然李老四的進攻十分順利。
“然臣在中南半島一路看來,只覺得此處山多水深,雨林遍佈,十分荒蕪。少數城市和平原地帶,虎賁軍可以輕松控制。但大山深處的土地,卻是當地土著遊擊反抗的巢xue,步槍和大炮在彼地無法施展。”
“如果以虎賁軍深入山嶺進行白刃廝殺,恐怕會出現較大傷亡。故而,臣和武士軍大將真田信之共同諫議,望大王從日本再募集十萬浪人武士,調入中南半島的大山中作為基層管理人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