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李植殺了日本的天皇,日本的農民對李植十分仇視,李植擔心會出現此起彼伏的農民起義。
聽完了鄭開成的彙報,李植說道:“走,出城看看農民的情況。”
鄭開成和鐘峰大聲唱諾,隨著李植走出了禦殿,騎馬往江戶城外的農村行去。
日本人以稻米為上等糧食,在一切能開墾為水田的地方都種稻。此時已經是九月中旬,田地中的稻子都已經成熟了。江戶城外即是日本的大平原關東平原,沃野千裡,一眼看過去只看到一片金燦燦的成熟稻穀。
稻穀隨風起伏,像是一片金色的海洋。
李植走進一個村子,看到了正在準備農械的村民們。
最先進入村莊的是李植的親衛們,控制了村莊的各個緊要地方。然後跟著進入村莊的是舉著儀仗的禮儀人員。雖然李植已經一切從簡,但是也動用了二十多人在自己前後打出儀仗,各種傘蓋旗幟十分華麗。
看到李植那華麗的郡王儀仗進入,村莊裡的村民們都躲進了屋子裡。然而李植是來瞭解民情的,怎麼能讓農民都躲起來?親衛們揮舞腰刀把農民們從房屋裡趕了出來。
一百多名男女農民跪在了李植面前。
不同於衣著華麗的武士們,日本的農民十分貧窮。
他們身上穿著破破爛爛的衣服,滿是補丁。腳上沒有鞋子,都是赤腳的。
他們的腦袋上仿照武士的樣子削光了中間的頭發,綁出了和武士一樣的“月代頭”發式。不過農民們並不經常打理頭發,本該光著的腦袋上生出了短發,看上去十分粗曠不體面。
日本農民的貧窮從他們的房屋上也能看出來。這些農民蓋的屋子都是茅草屋,連一塊磚瓦都沒有。整座村莊是唯一有瓦頂的是最中間的三個武士院子,那武士院子是木牆黑瓦,大概是當地的“地侍”武士。
當然,此時那些武士都已經逃亡了,不知道躲進哪裡的大山中去了。
李植走到了跪地農民的面前,坐在了一把椅子上。
看了看日本的農民們,李植大聲問道:“日本的百姓們,你們覺得本王廢除了天皇,如何?”
翻譯官把李植的話翻譯成日語,大聲朝日本的農民問話。
聽到翻譯官的問話,地上的農民們頓時氣氛一變。
他們對視了一陣,臉上越來越激動。一些年輕人甚至連呼吸的聲音都粗了起來,跪在地上,似乎在用十分力氣壓抑自己的怨恨。
對於日本人來說,天皇是他們的神明,然而這個神明卻被李植殺了。而至今,李植也沒有扶持一個新天皇的計劃。
突然有一個年輕的農民抬起了腦袋,大聲吼道:“天皇板載!”
聽到這個農民的嘶吼,另外兩個年輕的農民也大聲跟著厚道:“天皇板載!板載!”
“板載!”
這些年輕農民的吼叫聲極有感染力,似乎就要煽動起其他農民。
不過他們的吼叫聲沒能持續,李植的親兵們猛的沖進了農民中間,將腰刀刺進了這三個農民的身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