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爆炸聲嚇了周圍的工匠一跳,十個工匠一個個抱頭倒地,生怕被爆炸的火焰傷到。
爆炸提高了敞口杯內化合物的溫度,劇毒的氣體冒了出來。
好在敞口杯中的雷酸汞數量有限,爆炸的氣浪不大,只是將玻璃碎片濺到一米多外。即便是那個操作反應的工匠也沒有受傷。
那些有毒的氣體也沒有在實驗室裡彌漫。實驗室牆壁上方裝著一個蒸汽機帶動的抽風機,不斷地將實驗室中的空氣抽出實驗室外排放。所以毒氣只在實驗室裡停留了幾秒,就被抽風機抽出室外了。
雖然爆炸了,但是並沒有人受傷。
李植苦笑了一聲,暗道這底火的科技倒是不容易掌握。
其實李植估計這玩意制備應該不複雜,畢竟雷酸汞在16世紀末17世紀初已經被j·孔克爾製作出來。而到了崇禎二十一年,西方的雷酸汞制備已經基本成熟,可見技術難度並不大。
但是這種化合物的制備顯然是有一些竅門的。李植在穿越前也想了解一些雷酸汞制備的方法,相關的資料卻被政府嚴格管控,根本不讓民間人士查閱。所以哪怕李植是一名經驗豐富的工業設計師,也不瞭解具體工藝。
向西方人去學習具體工藝不太現實,此時的雷酸汞還未用於槍械底火,生産工藝只掌握在少數博物學家手上。李植根本不知道去哪裡尋找這些博物學家,真要去歐洲尋覓,估計要花上幾年的時間。
所以只能自己摸索。
雖然早就做好了以身犯險的準備,不過真的面對危險的時候那種感覺還是不一樣的。十個工匠被爆炸的玻璃杯嚇到了,臉上都有些驚悚,慌張地看著李植。
李植說道:“好了,大家都看到雷酸汞的不穩定了。加熱時候這種物質尤其容易爆炸,大家操作要注意。”
“以後試驗時候不準使用手操作玻璃杯,全部要使用鑷子遠距離操作。試驗時候也必須在抽風機下面操作,避免吸入有毒氣體。”
“不過試驗還是要繼續的。大家開動腦筋研究為什麼雷酸汞制備過程中會爆炸,試驗安全的制備方法。”
“若是最後研究出來了,所有人獎勵五十兩銀子。”
眾人聽到五十兩銀子的獎金數字,眼睛一亮。這個數字足夠在範家莊買大半棟小別墅了。這樣的收益足夠讓工匠們冒些險。他們又興奮起來,開始打掃滿地的玻璃碎片,準備下一次試驗。
李植見工匠們一個個充滿幹勁,點了點頭,離開了這個實驗室。
……
三月初一,李植指揮建築工人,在王府中,也就是原先的國公府中開始搭建自來水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