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植坐在範家莊的化學實驗室裡,操作著手上的硫酸試劑和海草灰。
他將硫酸和海草灰倒入一個玻璃杯中,然後將玻璃管套在玻璃管上面。很快,海草灰中就升騰出一股藍紫色的氣體。
這股藍紫色的氣體就是氣態的碘:硫酸遇到海草灰中含有的堿金屬碘化物——碘化鉀和碘化鈉,生成了碘化氫。它再與硫酸作用,就産生了遊離的碘。
隨著反應的不斷進行,玻璃試管中的碘蒸氣越來越多。最後在玻璃試管的另一頭,在一個外部由冷水冷卻的杯子上凝結了越來越多的碘晶體。紫色的碘晶體黏在透明玻璃杯的底端,看上去十分好看。
李植用的方法,是1811年庫爾圖瓦初次發現碘時候所用的辦法。這種方法操作簡單材料易得,雖然不能大量生産碘,但對於少量獲取碘來說非常方便。
李植不斷用硫酸和海草灰反應,最後得到了一小杯碘晶體。
李植之所以制備碘,是因為他要用碘蒸法獲取紙張和面板上面的指紋。這種刑偵手段是二十世紀才出現的,但是李植現在面臨鋼鐵鎮廠房案的偵探需要,所以決定把這種方法提前發明出來。
制好了碘晶體後,提取指紋就很簡單了。李植在一張鈔票上按上了自己的指紋,然後將鈔票移到了一個大型玻璃罐中固定,加熱罐底的碘晶體。
很快,在鈔票上就顯現出黃棕色的指紋。這是碘晶體和指紋中的油脂反應所成。
李植將鈔票取出,用一張塗有魚膠的白紙覆蓋在指紋上面,輕輕一按,指紋就被固定在白紙上。此時指紋呈蔚藍色,其形狀和原來的形狀反轉一百八十度。
李植又在用右手食指在自己的左手上面按了按,然後將左手伸入碘蒸氣濃鬱的罐子裡試了試,果然也在左手上映出了黃棕色的指紋。李植用魚膠白紙摁在左手上,同樣得到了一個右手食指的指紋。
李植把兩種方法得到的指紋比對了一下。
指紋完全符合,可以確定出是同一個手指的指紋。
李植笑了笑,把加熱玻璃罐的酒精燈熄滅了。
……
崔合坐在國公府的後院中,看著臉色陰鬱的崔昌武。
崔合咬了咬嘴唇,說道:“二弟,今天我找你來,是和你商量鋼鐵鎮的案子。”
崔昌武皺眉說道:“姐姐,此案查不得。”
崔合問道:“如何查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