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十月二十,在南昌府練兵的史可法迎來一個特殊的客人。
史可法這些天十分忙碌。如今他是江北軍的最高指揮,一方面要向天下官紳寄送書信,號召天下士子捐錢支援江北軍。另一方面,他又要管理江北軍的擴編,募兵,以及江北軍在南昌府駐地的擴大,對荒地的徵用。
他更要張羅鐵匠進行江北軍盔甲的打造,初步的計劃是裝備四萬人為重甲步兵。到時候江北軍遇上李植的虎賁軍,便以重甲兵為前驅快速沖鋒。不管李植的步槍能打多遠,在五十步外都無法擊穿重甲兵的兩層重甲。
但是打造這麼多盔甲,起碼要招募幾千鐵匠匠戶。整個南昌府也沒有這麼多匠戶,史可法這幾個月多方奔走,從整個江西省調集匠戶,才終於湊齊了人手。
各地的文官聽說是江北軍徵調鐵匠匠戶,都是二話不說就強迫匠戶去南昌府。如今天子越來越袒護李植,天下計程車紳只能自救。而江北軍則是士紳們自救的最大希望。在江北軍的軍備問題上,沒有一個文官做一丁點刁難。
所謂眾志成城,無外如此。
江北軍從八萬擴大到十六萬,每天消耗的銀餉糧草以萬計,史可法是忙得腳不點地,焦頭爛額。
不過今天聽說阮大鋮來了,史可法還是專門接待了一下。
阮大鋮原來是東林黨幹將,在魏忠賢崛起的時候又因為東林黨的內鬥背叛過東林黨,短暫投靠了魏忠賢。崇禎朝天子朱由檢一登基就發動了打倒搞臭閹黨的“逆案”,所以阮大鋮在崇禎朝可謂是聲名狼藉。
但是阮大鋮實在是才華太高,他編寫的十幾部戲曲傳唱全國,在大江南北家喻戶曉。雖然東林黨死死壓著阮大鋮,不讓他複出,但是阮大鋮這些年寓居南京廣泛交遊,著實有不少朋友。
南京兵部尚書史可法就是阮大鋮府上的常客,可以說私交甚篤。
此次阮大鋮來找史可法,就是準備來投靠江北軍的。
阮大鋮名利心十分重。今年三月李植在南京的時候,阮大鋮攜帶“重禮”偷偷去投靠李植,本想在李植的陣營中混個一官半職,從此飛黃騰達。然而誰知道李植厭惡阮大鋮的人品,連一個知縣的官都沒有封給阮大鋮。
阮大鋮在家裡等了半年,沒收到李植的一封信,沒聽到李植提拔自己的一點訊息,可謂是怒火中燒。
所謂東邊不亮西邊亮,原先歷史上阮大鋮是連清軍都可以投靠的角色,又怎麼會死吊著李植這一棵大樹?等了半年後,阮大鋮果斷決定投靠史可法。
這些年阮大鋮雖然沒有出來做官,卻時刻關心天下大事。他長期蒐集《山東日報》瞭解李植的情況,這次他來投奔史可法,就是帶著一計妙招來做見面禮的。
“本兵大人可知天津的鈔票?”
阮大鋮連和史可法客套的話都不說了,一上來直接就奔向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