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二砸了砸舌頭,說道:“那齊兄這五百多畝土地一年要賺取多少地租?”
齊工繼笑了笑,說道:“確實可觀!”
顧老二說道:“按一畝田産八鬥麥子,五成地租計算,這就……”顧老二仔細算了算,過了一會說道:“這一年就是五百多兩銀子的地租啊!”
齊工繼笑了笑,說道:“沒有那麼多的。”
齊工繼用右手食指在左手手掌上畫了畫,說道:“首先,遼東天氣寒冷,種的是春小麥。我聽在天津居住的遼人老農說過,這春小麥産量頗低,平均一年只有七鬥的收成。”
遼東的大開發還沒有開始,船上的船客除了少數去遼東當差的官吏,其他的幾乎都是去看分配的田莊的。眾人聽到齊工繼的話,覺得他十分懂行,便都圍了過來,聽齊工繼算賬。
齊工繼看了看周圍聚過來的船客,笑道:“而且這七鬥麥子裡面還沒算種子,這種子,還要佔用一鬥五升,算下來只有五鬥五升的收益。”
“五百四十畝旱田五鬥五升産量,只能收……”齊工繼算不過來,從袖子裡掏出一把小算盤,噼哩啪啦地打了幾下,說道:“只能收三百石麥子。五成地租的話,便是一百五十石的地租。”
眾人聽到齊工繼說能收一百五十石地租,還是十分高興。這行家算賬靠譜,五百四十畝能算出一百五十石地租,那自家的田莊也能收地租不少。
然而眾人還沒高興一秒鐘,卻聽到齊工繼大聲說道:“不過!”
齊工繼撥劃了幾下算盤,說道:“不過春小麥磨出來的米麵苦澀難吃,一石只能賣二兩銀子。這一百五十石地租,只相當三百兩銀子。”
眾人聽齊工繼這麼一算,都吸了口氣,感覺到手的銀子少了不少。
然而齊工繼又大聲說道:“而且!”
眾人心裡一個咯噔,齊齊看向齊工繼。
“而且這遼東旱田産量這麼低,如果佃農每人種二十畝旱田,再交五成地租的話要餓死。所以如果諸位想收五成地租,就要為每四名佃農準備好四頭耕牛,購買國公爺的條播機,收割機等機械,讓每名佃農們可以耕作一百畝田地。”
“四頭耕牛作價一百兩,各式機械作價二百兩,合計作價三百兩,能用十年。有了這些機械,四名佃農可耕作四百畝田地。這一組農械每年折價三十兩,我五百四十畝田地要配兩組,每年折價六十兩。這樣算下來,我能入賬的年收益只有二百四十兩。”
眾人聽到齊工繼算的賬,一個個急得抓耳撓腮。原來這賬仔細算下來,比原先預想的少不少。齊工繼是大戶,五百四十畝田地都只能入賬二百四十兩地租。那其他較小的田莊主收益就更低了。
眾人站在船甲板上,若有所思,一時沒人說話。
突然有人大叫了一聲:“管他那麼多,莫說有二百四十兩,就是有一百二十兩地租,也比我在紡織工廠做工人多幾倍了。這拋荒的田地要是開墾出來,找到了耕地的佃農,我就辭了工廠的活計去遼東做地主!”
眾人聽到這話,哈哈大笑,一個個都開心起來。
遼東的田地雖然收成低,但架不住這次分下來的田畝數量實在是太巨大。再薄的地租,也能帶來巨大的收入。
齊工繼笑了笑,看了看顧老二。
顧老二笑道:“我家分了三百二十畝田地,按齊兄的演算法,一年能得一百四十兩地租。”
“這也比我如今的收入高多了。這地租比我現在的月錢足足翻了一倍的收入!”
齊工繼哈哈大笑:“那就恭喜顧老弟小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