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津國公府的後院中,李植一走進廳房中,就看到崔合雙手合十緊緊放在胸口前面。她看著《天津日報》上面的報道,神情十分緊張。
李植掃了掃崔合前面的那張報紙,發現崔合看的是《新任紀檢組總長大殺八方,杖打天津總兵》。
崔昌武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上任短短十五天,已經把前任總長積累了幾年不敢辦的案子全部辦了。不但在翠玉樓當場抓住翫忽職守的李興,還處理了一名虐待士兵的團長,五名徇私舞弊的法庭庭長,三名放任商賈逃稅的稅務局局長,以及違規招收了一名親戚子弟的範家莊中學校長。
其他的小人物,數不勝數。
甚至連管水利的靖一善都被處理了。那靖一善在山東膠州因為水庫拆遷的事情和當地的群眾起了爭執,一怒之下就撤掉了膠州的全部水利工程規劃。結果這事情被崔昌武抓住了,降了靖一善二階官職,罰了靖一善一年的俸祿。
崔昌武雷厲風行,連李興都敢罰,其他捱了罰的小官被罰了一聲不都敢吭。短短十五天,天津和山東的官場頓時一振,人人都談崔色變。
李植對崔昌武的表現十分滿意。
不過崔合卻十分為弟弟擔憂。
自古以來,擔任紀律檢查工作的官吏就被稱為酷吏,從來都是得罪人的事情。在任上抓人拿人的時候當然威風,人人怕你。但這種和官吏集體為敵的工作,其實風險很大的。一旦你失勢,或者給人抓了一丁點把柄,就很有可能遭到官吏的集體反撲。
比如武則天時期的四大酷吏,來俊臣,周興之類的,最後什麼下場?還不是一個個被處死。
至於大明的言官,那都是看人下菜的。這些言官往往投靠黨派,一年只攻訐一、兩個人,而且攻擊的往往是敵對黨派中的人。如果遭到對方的反撲,也往往有自己黨派大佬的全力保護。在大明,言官最後完全淪為黨爭的工具,沒人為了公平正義發難。
崔昌武的上一任總長也知道明哲保身,掌握了大量的違紀現象證據,卻不處理。真正像崔昌武這樣完全為了公平正義,為了廉政道德大殺八方的,幾乎沒有。
崔昌武除了李植的支援,一無所有。他雖然是李歡的舅舅,但這個身份真正要起作用必須等到李歡上臺,或者至少要等到李歡成人能夠影響李植的決策。
目前的崔昌武,其實是非常脆弱的,崔合害怕弟弟會像武則天的酷吏一樣,最後落個悲催的下場。
李植走到崔合面前,摸了摸崔合的腦袋,笑道:“為你弟弟擔心了?”
崔合把頭一低,沒有說話。
崔合有些生氣李植讓自己的弟弟來幹這個事,開始不搭理李植。
李植笑了笑,說道:“崔合不怕,無論崔昌武得罪多少人,我會一直支援崔昌武,直到崔昌武幹完這三年任期去做巡撫!”
崔合嘴巴一癟,說道:“就算當了巡撫,他得罪的人還是會記恨他啊。萬一以後有人栽贓陷害他,給他下套,怎麼辦?”
李植想了想,說道:“崔昌武出來做紀檢工作,是立了功的。以後即便是犯了一些錯誤,我也不會處理他。這樣一來就算有人給他下套,也不會輕易扳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