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老二早在崇禎八年就加入了李植的紡織工廠,那時候李植還沒當官,紡織工廠裡只有幾百人。這一晃十年過去,東家李植已經成為了功高天下的津國公李植。而顧老二因為不擅長管理,這些年下來沒有什麼進步,好不容易在前年憑資歷當上一個主管,連經理都沒當上。
主管一個月月錢三兩七錢,加上顧老二媳婦的月錢,勉強讓顧老二生活小康。
和顧老二同批進入工廠的工人好幾人都升為了經理,甚至總監,讓顧老二十分的羨慕。
不過顧老二也有他自己的驕傲。他的兩個女兒都已經送到小學去讀書,小兒子在津國公新建的“幼兒園”讀書,由幼兒園的老師照顧。讓顧老二驕傲的,是大兒子今年已經考入津國公的中學。再過三年十二歲一到,大兒子就可以去中學就讀了。
讀了中學,出去就是可以當官的。
大兒子以後能當什麼官?稅務局稅吏?警察局警察?甚至縣令的附屬吏員?顧老二經常看報,知道如今津國公已經任免地方官員。中學出來的優秀畢業生,培養幾年說不定就直接當地方官了。
總之顧老二的生活雖然不像其他同僚那樣大富大貴,但是在津國公的治下,還是十分的有奔頭的。
除了大兒子的前途,另外一個很可能改變顧家生活的就是這個東北三省的田莊。
顧老二又看了一遍文章,吸了口氣,自言自語道:“我這些年倒是有不少功勳分,不知道能分多少田地?若是有一百畝,就發財了。”
聽說東北的旱田一年能産八鬥米麵,五成地租的話就是四鬥米麵。一百畝的田莊,一年光地租就有近百兩銀子,比顧老二的月錢多一倍。
顧老二有些振奮,喝了口茶。他不再看這一篇文章,而是翻到報紙頭版。他對著頭版頭條定睛一看,卻看到那上面寫著幾個大字:《明日將在範家莊褒忠祠前處斬東奴偽帝多爾袞!》
顧老二愣了愣,暗道昨天的報紙說“明天”,不就是今天麼?
東奴偽帝?韃子的皇帝?
前幾天上班忙沒有看報紙,在食堂吃飯時候倒是聽說韃子的皇帝被押到範家莊來了。
顧老二正在那裡琢磨,卻看到虛掩的別墅大門被一把推開,顧老二的大兒子顧為升站在門口朝顧老二喊道:“爹!你怎麼還在這裡?還不去褒忠祠面前看殺韃子皇帝?”
敞開的大門外,街道上到處是焦急奔跑著的範家莊百姓,大概都是最後時刻搶著去褒忠祠看殺韃子皇帝的。顧老二這才明白過來,一下子從椅子上跳了起來。他抓著桌上的門鎖慌慌張張把門鎖上了,便隨著大兒子往褒忠祠的方向跑去。
越往城南走,附近的人越多。最後到了褒忠祠的外面,那裡已經是人山人海,只看到前面一片一片的頭巾帽子。
顧老二站的位置距離褒忠祠前面的行刑臺還有三百米,已經擠不進去了。顧老二遠遠看過去,看到行刑臺附近的觀眾一個個衣著光鮮。顧老二琢磨這恐怕不止是範家莊的百姓跑來看了,估計天津衛城,天津其他州縣,山東的,甚至京城的種種人物都來看了。
顧老二正在發愁怎麼才能擠到前面去,看清楚砍韃子皇帝的盛事,卻聽到兒子顧為升大喊一聲:“爹,我們花十文錢上昌隆茶樓的三樓看,那裡看得保管清楚!”
顧老二說道:“兩個人二十文錢,都可以買兩斤米麵了!咱家雖然不缺錢,也不能亂花!”
顧為升大喊一聲:“爹!你醒醒!這是多大的事情啊?殺韃子皇帝!十年也沒一次的大事啊!你就算借了二十文錢給我!等我當官了一個月賺十兩銀子,我雙倍還給你!”
顧老二笑道:“好兒子,這可是你說的。”
顧老二從口袋掏出五十多文錢,數出二十文交給了茶樓的掌櫃。他帶著兒子擠進了昌隆茶樓的三樓,擠到了窗戶邊遠眺三百米外的行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