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延儒想不到自己宦海沉浮幾十年,最後竟是這樣的結局,一時間跪伏在地上說不出話來。
朝堂上的文官們對視了一眼,沒人說話。
周延儒雖然也算東林黨,但卻是半路出家加入東林黨的。崇禎初年周延儒第一次入閣的時候,周延儒和東林黨並不對付,東林黨人還創造民謠傳頌來諷刺周延儒。
周延儒向東林黨靠攏,是在崇禎十四年他再次啟用的時候。那時候複社領袖張溥想透過周延儒遙控朝政,籌集巨資賄賂朝中東林黨要員,最終讓周延儒重任首輔。從此周延儒因為這一層關系投靠東林黨,大力啟用東林黨的官員。
對於周延儒,東林黨人雖然樂觀其成。但他畢竟是半路加入東林黨的,雖然是內閣首輔,卻不算黨中領袖。此次關寧軍大敗後李植的氣勢無人可擋,需要人站出來承擔責任,周延儒是跑不掉的,東林黨此時必須棄卒保帥。
文官們對視了一眼,預設了天子對周延儒的處理,沒人反對。
周延儒何等聰明的人,見沒人為自己說話,更明白自己這次是死定了。他匍匐在地上身子抖了一下,竟把烏紗帽抖到了地上去。
幾個錦衣衛走了上去,從背後抓住了周延儒的雙手,把他押了下去,送到詔獄裡準備審訊了。
朱由檢見自己辦周延儒沒人反對,吸了口氣,又說道:“吏部尚書鄭三俊,協助周延儒助紂為虐,擅自影響邊軍入關的行動,最終導致此次灤州之亂!革職拿辦!”
然而鄭三俊在東林黨心中,比周延儒更重。
朱由檢話音未落,禮部尚書李遇知跳了出來,大聲說道:“臣以為,天子此言不妥!”
“鄭三俊這些年枵腹從公,品德人盡皆知。他反對李植之事確實有,都是肝腦塗地的忠貞之言。但影響邊軍一事,純屬子虛烏有。”
朱由檢大聲說道:“朕意已決,毋須多言。”
聽到天子的話,鄭三俊渾身冷汗淋漓,竟把官袍都汗透了。在文官們不甘的眼神中,幾個錦衣衛走了上來,一把掀掉了鄭三俊的烏紗帽,把他押了下去。
看著鄭三俊的背影,文官們唏噓不已。這鄭三俊可是鐵杆東林黨,他被天子殺掉可謂是東林黨的重大損失。
然後所有人看向了劉宗周。
這幾年但凡是反對李植的事情,都是周延儒,鄭三俊和劉宗周沖在前面。此時周、鄭二人已經被打入詔獄,劉宗周自然是下一個。
朱由檢也看向了劉宗周,他頓了頓,便要朝劉宗周發難。
然而朱由檢還沒有說話,閣老李建泰就站了出來,大聲說道:“天子已連殺兩人矣,尚不放過劉宗周麼?天子要按李植的奏章殺人麼?”
聽到這話,朱由檢臉上立即變了色。
“按李植的奏章殺人”這句話是當初朱由檢為了太僕寺藏銀案大發雷霆,準備殺人時候,閣老吳甡說的話。這句話說完後,朱由檢回到乾清宮就被刺客沖入宮闈。這句話,已經成為一句警告意味明顯的威脅。
這句話,幾乎就意味著文官會集體向天子發難。
果然,李建泰一說完,文官們就紛紛出列。
“臣範景文附議!天子已殺兩人,此兩人足以承擔灤州大敗的責任。”
“臣張縉彥附議!天子不宜再造殺戮!”
“臣等附議!天子不可再殺文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