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濟格聞言一喜,大聲說道:“皇上,我們什麼時候征討朝鮮?”
多爾袞看了阿濟格一眼,緩緩說道:“莫要急,如今洪承疇囤積七萬重兵在義州一線,時刻威脅我盛京的安危。朕如果發兵征討反叛的朝鮮,還要派大兵牽制洪承疇的兵馬,一打起來一定會耗用大量的糧餉。”
轉了轉手上的玉珠,多爾袞又說道:“不過朝鮮小兒是一定要征討的。鄭親王,你從今日起便增加和晉商的貿易,準備一批糧草軍餉。我們要在冬天之前調撥出幾萬人的兵馬攻入朝鮮,一定把這個首鼠兩端的女子之國拿下。這一次,我要斬了朝鮮國王的腦袋!”
……
李植坐在津國公府次殿中,聽韓金信的彙報。
如今經過韓金信的努力,密衛的線人成功打入到關外去了,現在滿清的一舉一動也在韓金信的監視之下。雖然說線人並不在滿清的高層,得不到機密情報,但滿清如果有大動作,還是逃不過李植的耳目的。
如今蒙古諸部和朝鮮反叛的訊息,便第一時間傳到了李植這裡。
“國公爺,這個月張家口進出的走私貨物又增加了。韃子似乎是在籌劃一場大戰,正在準備物資。”
鐘峰聽到這裡,猛地一拍椅子扶手,大聲說道:“這些晉商通敵叛國,一個個皆可殺!”
李植沉吟片刻,問道:“多爾袞要打誰呢?打朝鮮還是蒙古?”
韓金信低頭說道:“回國公爺,下官的線報倒是沒能找出滿清的目標。不過蒙古諸部産出牛羊,和韃子的經濟並不互補。朝鮮則富有糧食,鐵器和布匹,對韃子的經濟十分重要。以下官推測,多爾袞會先攻打朝鮮,保證滿洲的鐵器和布匹貿易。”
鐘峰一拍椅子,說道:“軍長!現在韃子正是最虛弱的時候,我們不如揮師北上拿下滿清,到時候沃野千裡的遼東黑土地就全是我們的了!”
聽到鐘峰的話,次殿中的武官們都沉吟不語。
許久,李興說道:“韃子雖然在錦州大敗,失去了外藩蒙古和朝鮮這些藩屬國,但實力仍然可觀。若是我們大兵攻進遼東,韃子十多萬兵馬還是拉得出來的。我們如今在日本駐紮五千人,在山東和天津還要留人駐防,即使算上新兵,能出動的兵馬也只有二萬多,未必打得過韃子。”
鐘峰說道:“兵馬不足就再募兵。如今韃子衰落,這是千載難逢的機會。若是讓韃子緩過氣來,到時候又把蒙古和朝鮮收回,動輒出動二十萬大軍,就很難攻打了。”
“而且遼東土地肥沃,我們得了遼東後實力定會大漲,到時候文官們也再不敢和我們作對!”
李老四看了看李植,說道:“東家,這一次我贊同鐘峰的看法。”
“如今是收複遼東的好機會。”
“我們在海上有艦隊,從天津殺到遼東也就是兩、三天的路程。若是我們滅了韃子,且不說開創三十年來不曾有的局面,朝廷的封賞自然不會少,光是遼東的千裡沃野,都能讓我們實力大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