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臺藩藩主伊達忠宗沖到德川家光面前,單膝跪下大聲喊道:“將軍殿下,這仗沒法打了,後退幾十裡避一避明軍的鋒芒吧!”
德川家光眼睛血紅地看著戰場:第一隊四萬人已經失去了繼續作戰的能力,在戰場上亡命潰奔。雖然並沒有騎兵在追逐他們,但他們卻一個個見了鬼似的狂奔,彷彿身後的大炮隨時可能把自己打死。
後面八萬兵馬直接對這三萬潰兵舉起了武器,甚至有鐵炮手直接朝潰兵射擊了,這些潰兵才沒有沖擊德川家光的本陣。
德川家光擁有的僅剩下八萬士兵。而城中李植部有兩萬人,四個造反的藩鎮有近三萬人。李植部火力遠強於幕府軍,兩萬虎賁師起碼有四萬人的戰力。幕府軍在戰場上的優勢已經微乎其微。
難道要就此退兵?
德川家光臉上發白,有些喟然地望著聳立在近畿平原上大阪城。
他正在猶豫,卻看到大阪城城門四開,李植麾下五萬人馬列著長陣,一隊接一隊地走出了大阪城。在德川家光驚疑的目光中,李植的五萬人擺出了進攻陣形,推著三百門大炮向幕府軍壓了過來。
李植出城野戰了?
那四個造反的藩鎮也跟隨李植出來野戰了?他們都覺得李植能打敗還有八萬士卒的幕府軍?
李植的大炮已經打了不少輪,雖然在第一隊幕府軍潰敗後冷卻了十幾分鐘,但始終還是很燙。再打三、四炮,這些大炮就完全不能再開火了。所以李植沒有用開花彈轟炸遠處的德川軍本陣,而是讓炮兵給大炮裝著霰彈,推著大炮往前走。
兩軍一點點靠近,距離五裡,四裡,三裡,越來越近。伊達忠宗朝德川家光大聲喊道:“將軍!快退兵吧!現在退兵還可以和李植和談!”
德川家光卻被來勢洶洶的李植軍激怒了。他怒視了伊達忠宗一眼,坐回了自己的總大將小凳子上。
他將手上的蒲扇往前一揮:“全軍出擊!擊潰出城的明軍!”
伊達忠宗懊惱地把頭一低,單膝跪在地上說不出話來。
本陣中令旗招展,號角長鳴,幕府的八萬大軍分成了兩片。北面三萬人出陣迎戰四家叛亂大名的近三萬人馬。南面的五萬人,包括一萬五千騎兵迎擊李植的兩萬虎賁師。
幕府軍中有一萬五千騎兵,這些騎兵是幕府軍的精銳。
日本的軍馬比較矮,雖然日本也有木曾馬這樣可以媲美蒙古馬的優良馬種,但人數龐大的幕府軍並不是每個騎兵都有一匹木曾馬的。像野間馬、禦崎馬這些較矮的馬種也被廣泛應用,這些馬肩高只有一米一到一米二。
當然古代日本人個子也不高,並不需要那麼高大的戰馬。
一萬五千騎兵收到命令後,和其他三萬五千步兵一起朝李植的兵馬壓過來。在如今的日本國內,這樣大規模的一支騎兵隊伍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若是征討其他藩鎮,這一萬五千騎兵往那裡一擺,光靠氣勢都能把地方上的藩鎮嚇垮。
距離二裡,騎兵們策馬沖出了步兵的方陣,開始沖鋒。
策馬沖鋒的幕府騎兵在泥土上揚起沙塵暴一樣的煙塵,馬蹄聲震得地面都微微顫動。
不過對於見慣了滿清韃子幾萬人沖陣的虎賁師來說,這一萬五千人卻根本不算什麼。日本馬矮一個頭,氣勢上也沒有那麼嚇人。虎賁師計程車兵們冷漠地看著沖過來的日本騎兵,依舊保持著冷靜和紀律。
李植的兩萬人擺著回形陣,在空心回形陣正面擺放著一百門火炮。看到幕府的騎兵越來越近,李植的炮兵立即將霰彈對準了這些騎兵。
馬蹄滾滾,沖陣的日本騎兵越來越近。距離四百步,三百步,兩百步,日本騎兵進入了霰彈的射程內。
“轟!轟!”
“轟!轟轟!”
一百門十八磅炮向日本騎兵噴出了霰彈。
霰彈彈丸像是暴風雨一樣射在騎兵的身上。前排的騎兵像是撞上了一道看不見的牆上,撲通撲通地往前倒。霰彈彈丸鋪天蓋地,軍馬中彈了,騎兵也中彈了。騎兵身上噴出了淋漓的血箭,控制不住自己的手腳,一邊慘叫著一邊往地上摔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