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坐在前排,深受這些年來運費飆漲之苦的商人憤怒地一拍桌子,大聲喝道:“偽君子!”
茶館裡的茶客們面面相覷。
不過最有殺傷力的還是頭條新聞的最後一句話:
“因為經費缺乏,大清河河堤至今未能修葺。只要再來一次大水,大清河河堤隨時可能再次決堤。河岸兩側上萬百姓的生命岌岌可危。”
……
一連十幾天,《山東日報》都用不少篇幅報道齊東縣知縣王思永的事情。王思永為了個人名譽害死六十二名河邊百姓的事情,觸目驚心。隨著報紙的逐漸傳開,王思永大清官的聲名一點點破産,反而成為了文官不顧小民性命沽名釣譽的典型。
士紳們再提起帶頭反對法庭的王思永,再也沒法像從前那樣滿腹自豪。王思永在山東的號召力,經過《山東日報》十幾天的攻擊,已經蕩然無存。
而《山東日報》更組織記者,對殘破不堪的大清河河堤進行了幾次實地考察,在報紙上將考察後的結果公佈於眾,更是引得山東全省嘩然。
八月二十三日,王思永坐著轎子從縣城城外回來,在轎子裡愁眉不展。
這十幾天,《山東日報》對王思永赤裸裸地攻擊,他幾十年積累的聲譽一夜之間土崩瓦解,王思永現在可謂是心如刀割。自己不貪財不好色,本以為沒一點把柄可以被李植抓住,沒想到李植卻這麼厲害,硬是把大清河決堤的責任蓋在了自己頭上。
自己站出來挑戰李植,最後自己會是什麼下場?
王思永在轎子裡想著想著,轎子卻突然停在了路上。前面傳來一片喧囂聲。
“青天大老爺,不能看著大清河再次決堤啊!”
“父母大人,求你撥款修一修大清河河堤吧!”
“青天大老爺,大清河河堤已經是不修不行了!”
王思永聽到那嘈嘈雜雜的喊叫聲,心裡一抖。他撥開了轎子的窗戶,往前面看去,果然在縣衙門口看到幾百個百姓跪了一大片。百姓們顯然都被《山東日報》報道的事實嚇到了,不想被大水淹死,攔轎子要王思永修河堤。
王思永哪裡有錢修河堤?他當官幾十年積累的好名聲,關鍵就是免除士紳和貧民的田賦,齊東縣的財政收支是一塌糊塗。能給衙役開出月錢維持縣城的秩序,已經算是精打細算了。
以前百姓們都覺得決堤是天災人禍,就算知道內情的少數幾個人也不會到處去說,王思永就糊弄過去了。如今《山東日報》這樣大肆報道,這事情如何收場?
王思永看著那些跪地磕頭的百姓,知道這事是好不了了。他一揮手,朝轎夫們說道:“沖過去。”
見縣令不理睬請命的百姓,要從人群中間沖過去,跪在縣衙門口的百姓們都有些憤怒。
還要淹死多少百姓,大清河的河堤才能重新修繕?
一個人高馬大的漢子突然站了起來,大聲吼道:“欺世盜名的狗官,你去年淹死了我父母,今年還不修河堤,我和你拼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