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五月初四,李植的報紙已經在京城內發酵了四日。
正是朝會的時間,皇極殿上,朱由檢詫異地看著稀稀拉拉的官員隊伍,不明就裡。
今天的朝會,竟有三分之一的文官遲到了,內閣首輔周延儒、吏部尚書鄭三俊,全都不在。這算什麼事情?尤其是戶部和太僕寺的幾名官員,全體缺席!文官們哪裡去了?怎麼會一起遲到?什麼意思?集體抗議?
王承恩去見李植和九名總兵是私底下去見的,文官們並不知道。朱由檢目前只是把私調兵馬的吳甡打入大牢細細審查,並沒有抓捕其他文官,文官們有什麼好抗議的?
難道是京城內出了什麼變故?
朱由檢看了看左都禦史劉宗周,問道:“劉宗周,今日怎麼這麼多文臣遲到?”
劉宗周猶豫了一陣,拱手出列,含含糊糊地說道:“大臣們可能路上碰到了些問題,很快就會到了。”
朱由檢見劉宗周話不說清楚,知道這裡面有問題,追問道:“路上遇到什麼問題?竟能讓文臣們無法上朝?”
劉宗周見無法隱瞞,只能說道:“聖上,今天城中刁民鬧事,攔住朝臣的道路不讓上朝。這些刁民成百上千,嘯聚道路堵塞官員。臣上朝時候在綠豆巷子被攔住,全靠家丁拼死擠出一條道路來,才進入皇城。”
朱由檢愣了愣,卻不知道京城中竟出了這樣的事情。京城是紫禁城所在,京城情況關繫到紫禁城的安危,十分重要。這麼多朝臣不能上朝,莫非都是被刁民攔住道路,這可是大事。
京城的百姓見慣了大官,所謂抬頭不見低頭見,所謂光腳的不怕穿鞋的,天子腳下的百姓對朝臣並不畏懼。萬歷年間的首輔申時行,就有上朝時候被京城老婦攔住道路的笑談。但那只是個例,像今天這樣文臣大規模無法上朝,還是第一次。
朱由檢十分擔心地說道:“這些刁民何故鬧事?”
劉宗周拱手說道:“恐怕是津國公見天子不答應他的無理要求,就在京城煽動民變,才出現這樣的情況。”
這劉宗周避重就輕,不說攔路百姓的訴求,卻告了李植一狀。朱由檢聽到這話,知道劉宗周不想說實話,皺了皺眉頭。
缺了這麼多文官,朝會無法舉行。朱由檢也不說話,就看著遠處的內金水橋默默等待。百官們站在皇極殿裡往南面使勁張望,翹首等待其他官員。
等了一刻鐘,卻看到一個驚惶的身影手手扶著歪斜的烏紗帽,十步一回頭地穿過奉天門,彷彿深怕後面有人沖上來抓他。等這個衣衫略微淩亂的人走到皇極殿丹樨上,眾人才看清楚,這分明是吏部尚書鄭三俊。
再走近些,眾人看到鄭三俊額頭上赫然有一道血痕,也不知道是摔的還是被人打的。
吏部尚書號稱“天官”,怎麼如此狼狽。
鄭三俊走到皇極殿中,倉皇跪下,舉牌唱道:“聖上,臣鄭三俊來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