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贏啦!大筆山一戰,王師擒斬清軍一萬一千,興國伯獨斬九千!興國伯陣斬韃子親王多鐸!”
打贏了,我大明打贏了。
殘害大明百姓的韃子慘敗,王師摧枯拉朽攻到了松山,擒斬一萬多韃子首級,解圍錦州指日可待。韃子受到重創,再沒有破關而入的氣勢。華夏衣冠眼看就要保住,百姓們不需要胡服左衽,削發為奴了,還有什麼比這更能讓人高興的事情嗎?
京城的百姓們載歌載舞,不少人竟自發地聚集到了皇城承天門前,朝天子所在的北方磕頭行禮。磕著磕著,百姓們突然高喊萬歲起來。承天門前幾千百姓的喊聲山呼海嘯,傳到了幾裡之外。
紫禁城內,天子朱由檢正在皇極殿舉辦朝會,卻聽到殿外傳來一陣陣喧囂聲。隱隱約約,天子似乎聽到那是幾千人在齊喊萬歲。
朱由檢正在疑慮,卻看到一個小太監從殿外跑了進來。
小太監跑得一頭的汗,顯得十分焦急,他在百餘文官的注視中跑到了朝堂中間,跪在禦座之前大聲喊道:“聖上,松山大捷,洪承疇捷報傳到!”
朱由檢臉上一喜,大聲說道:“傳使者殿上宣捷!”
小太監跑了出去,沒多久,洪承疇從遼西派來的三個使者就步入了殿內。三人拜倒在禦座前,剛要喊萬歲,就聽到天子朱由檢大聲說道:“免禮,速速將捷報讀來!”
三個使者站了起來,開啟了洪承疇和張若麒聯名發來的捷報:“賴聖上天威,祖宗洪福,王師在大筆山大敗東奴,陣斬東奴偽豫親王多鐸,擒斬東奴首級一萬一千六百二十一級……”
洪承疇上來就說明瞭此戰的戰績,聽得朱由檢喜上眉梢。擒斬東奴親王,這是薩爾滸之戰以來大明不曾有的武功。殺敵一萬多,更是妥妥的大捷。有這場大捷,恐怕解圍錦州趕走韃子只在朝夕之間。
洪承疇先寫了總體擒獲,又在捷報中將戰場上的情況細細道來:
“……五萬大軍大潰之際,興國伯臨危受命,以一萬五千人之虎賁師大戰東奴東翼四萬大軍。鏖戰一刻,興國伯擊潰東奴兵馬,擒斬首級九千一百三十三級。東奴潰亡之際,興國伯架起紅夷大炮,炮轟東奴中軍,陣斃東奴偽豫親王多鐸!”
聽到使者的奏捷,百官們對視了一陣。
殺敵一萬多,陣斬東奴親王,這是大捷啊。大明朝屋漏偏逢連夜雨,風雨飄搖之際,卻打出了這樣的大捷,當真是可喜可賀。大家都是大明這條船上的人,聽到船隻沒有翻覆之危,大家都高興。
李植在前線廝殺立功,天子朱由檢則有運籌帷幄的功勞,這一次勝仗,是屬於天子和李植的。
等報捷的使者唸完了洪承疇的捷報,百官們齊齊跪倒在朝堂上,高聲大呼:“吾皇萬歲萬萬歲!”
看到跪在地上高唱萬歲的百官,朱由檢哈哈大笑。他這時才明白,皇城外面傳來的那些“萬歲”呼聲是怎麼回事。
他站了起來,在禦座前面來回走了幾步,大聲說道:“興國伯李植英武雄悍,屢立大功。援錦二月,李植已經擒斬東奴一萬五千,不可不賞!”
朱由檢一甩龍袍長袖,大聲說道:“朕封李植為侯爵,便名興國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