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將聽到這話,十分吃驚,齊齊抬頭看向報信的斥候。
李植問道:“全跑了?”
斥候答道:“全跑了,一個也不剩。全往北面逃去了。”
王樸猛地站起來,大聲說道:“督臣,我們要不要整軍追殺韃子。”
洪承疇說道:“韃子馬多,我們追不上。而且……”頓了頓,洪承疇搖頭說道:“而且晚上大軍看不到令旗,無法指揮。追上去且不說追得上追不上,恐怕追著追著我們的兵馬就要在黑暗中潰散。”
王樸訕訕坐回了椅子上,說道:“督臣所言有理。”
洪承疇撫了撫胡須,說道:“無論如何,我們逼走了韃子,這是大勝。如今寧遠和塔山之間的道路靖通了,我們和塔山城內的大軍可以合併一處,往錦州進發。”
吳三桂想了想,朝偵察兵問道:“韃子死屍可曾留下來?”
偵察兵答道:“韃子走得慌張,屍體和不少輜重都沒有運走。我們大概點算了一下,韃子在營寨裡留下了二千多屍體。”
洪承疇哈哈一笑,說道:“如此一來,我大軍便擒斬兩千多東奴首級了,這雖然比不上興國伯範家莊大捷、青山口大捷,但也算大功。”他拱手朝李植一禮,說道:“興國伯和我共寫一份塘報,速速把此番大勝報到天子處,讓天子知道前線的戰況。”
李植淡淡說道:“便如督臣所言。”
……
乾清宮內,大明天子朱由檢看著李植和洪承疇聯名發來的捷報,搖了搖頭。
李植又立功了。
韃子練出了漢軍火銃兵,守在筆架山的營寨中用大炮轟打攻寨的明軍,把洪承疇的三萬明軍打潰了。結果靠李植的虎賁師鐵血鎮壓,這些潰兵才沒有引起全軍大潰敗,被收攏起來。此後,李植更用重炮轟炸清軍營寨,清軍丟下兩千多屍體連夜逃走。
此戰,李植擒斬清軍首級二千八百六十九具,其中韃子首級一千六百二十一具,清軍漢兵首級一千二百四十八具。
這是一份不小的功勞,算得上大捷了。
算上李植的兵馬,十五萬大軍支援錦州,和東奴尋機決戰。這一戰可以說是至關重要,朱由檢當然希望聽到的都是捷報。這一仗若是打輸了,大明的江山社稷將何去何從?
但是朱由檢卻不想聽到,立功的又是李植,立功的只有李植。
朱由檢拿著奏章,站在書房的窗子前,靜靜看著紫禁城內的宏偉殿堂,嘆了一口氣。
王承恩躬身走到天子身邊,問道:“聖上,李植又立功了啊?”
朱由檢依舊看著紫禁城中的風景,沒有回答王承恩。
王承恩吸了口氣,說道:“李植再這樣立功下去,就要封侯爵了……”
朱由檢搖了搖頭,說道:“侯爵也就罷了,給他便是。朕怕的是,他再立新功更加跋扈,就要把山東奪去了。”
“朕就怕山東和天津連成一片,變成李植的國中之國。這大明,以後就要藩鎮割據,朕的聖旨恐怕進不了山東和天津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