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建奴派出大軍來挑戰,不比以往。大軍出征,不知道要死傷多少漢家好兒郎。
李植看到天津附近的文武官員穿戴華麗,站在了城門口,來送李植大軍上陣殺敵。
新任巡撫馮元颺帶領天津百官朝李植深深一揖,喊道:“興國伯為國出征,其勢壯矣。我等來送興國伯,為大軍壯行。”
李植點了點頭,說道:“有勞巡撫了!”
馮元颺大聲喊道:“興國伯大軍出征為國殺奴,我等壯行一場,豈敢稱勞?”頓了頓,馮元颺說道:“在下昨日作詩一首,願在此獻醜,為興國伯壯行!”
一眾天津文官聽到巡撫要念詩,都來了興致,豎耳細細聽來。
李植點了點頭,讓馮元颺念。
馮元颺念道:“二十五年漢家郎,東徵西討戰四方。鯉魚坪上斬逆獻,青山口內射胡狼!人言可畏摧直方,鐵血丹心胸中藏!東虜鬥膽下錦州?青鋒寶劍映忠良!”
聽到馮元颺為李植寫的詩,文官們轟然叫好。李植騎在馬上朝馮元颺拱手一禮,笑道:“馮巡撫頗有文才,李植領教了。”
見李植表揚自己的詩詞,馮元颺興奮地滿臉通紅,大聲說道:“願興國伯大勝歸來,馮某在此迎接興國伯的凱旋!”
李植笑了笑,騎馬行進大軍的中軍,揮手說道:“出征!”
海螺號聲響起,大軍在一千名斥候的保護下擺出長蛇陣,朝寧遠方向開去。
李植這次在範家莊留駐了四千兵馬,在山東駐紮了一千兵馬,這些留駐的兵馬歸坐鎮範家莊的李興指揮。李植自己則率領一萬五千部隊出征。
大軍每天行軍五十裡,花了十一天走到了寧遠。
寧遠城外,支援錦州的各地邊軍已經齊聚。明軍連營幾十裡,一眼望不到盡頭。
薊遼總督洪承疇得知李植來了,帶領諸將迎出十裡迎接。在橋頭灘迎到了李植的大軍。
洪承疇這些日子日日等待李植大軍的到達,當真是等苦了。虎賁師的戰鬥力,豈是其他的明軍可比?李植的兵馬不到寧遠,洪承疇根本不敢謀算支援錦州的計劃。
洪承疇左等右等,終於在一月十九把李植的兵馬等來了。
此時韃子已經圍困錦州兩個月,各路支援錦州的十三萬邊軍已經齊聚寧錦,就等李植這中流砥柱到達了。
李植的中軍行在隊伍中間,洪承疇首先看到的,是軍容鼎盛的虎賁師前軍。虎賁師雖然此時行軍時候沒有穿盔甲,但那苦練下形成的整齊劃一,令行禁止,還是處處透露出一股森森殺氣,讓洪承疇看得不住點頭。
看著這支強軍,洪承疇身後的宣府總兵楊國柱忍不住一拍手,大聲說道:“來了,終於等來了興國伯的大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