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接受完冊封,李植回到了自己在京城的宅邸。
李植首先換上了新的官服。伯爵的官服和正一品又不同,補子上繡的是麒麟和白澤。李植穿著新官服在鏡子前照了照,覺得自己又增添了幾分威嚴。
李植又看了看新的印信腰牌:給自己的興國伯大印是玉質的,製作十分精良。那腰牌是象牙質地,紋著四條雲龍,上面雕著“興國伯李植”幾個大字。
最關鍵的東西是那個興國伯鐵卷。
所謂鐵卷,就是俗稱的免死金牌。有了這個鐵卷,即便李植犯了死罪,也可以用鐵卷償命免死。
“凡公侯伯初授封爵、合給鐵券。從工部造完、送寫誥文、並券陰則例畢。轉送銀作局鐫刻填金。仍領回、以右一面頒給。左一面年終奏送古今通集庫收貯。凡鐵券,形如覆瓦。刻封誥於其上、以黃金填之。左右各一面,右給功臣,左藏內府。”
鐵卷的大小隨爵位的不同而不同,李植手上的這塊鐵卷是瓦片狀的,用精鐵製成。鐵卷長約四十厘米,寬二十厘米,厚越兩厘米,四斤多重。鐵卷正面鐫刻著鑲金文字,字型是楷書正體,內容是天子根據李植的功績冊封李植為興國伯的話,一共有兩百多個字。
鐵卷反面,寫著“所謂免死,除謀反大逆,一切死刑皆免。然免後革爵革薪,不許仍故封,但貸其命耳。若犯死罪,初犯,將所食祿米全不支給。”說的是鐵卷的免死之用,規定除了謀逆等罪名之外,李植的鐵卷可以償命一次。
有了這鐵卷,殺人放火都不會被朝廷判刑,可以說是穩穩的特權階級了。
當然,以李植現在的權勢,沒有鐵卷也能殺人放火不受懲罰。但能得到黑紙白字的官方承諾,又不一樣。
李植把鐵卷收好了,放進箱子裡。
接受完冊封,李植就打起儀仗返回天津。如今李植的旗牌上寫的是“興國伯”“太子太傅”“左都督”“天津總兵官”,這一套頭銜的分量又比以前更重,妥妥的柱國重臣。如今李植的儀仗中不僅有旗牌旌旗了,更有金瓜、旗幡等伯爵才有的行頭,整套儀仗需要十多個親衛才舉的完。
李植的儀仗隊伍走在京城和天津的城中,百姓們見浩浩蕩蕩的儀仗隊來了,隔了老遠就慌張把道路讓開,躲在路邊看李植的隊伍行進。尤其是天津的百姓們,還真沒見過這麼豪華的儀仗隊,一個個站在路邊議論。
“總兵大人又升官了?”
“封伯了!”
“嘖嘖,總兵大人才二十多歲吧?”
李植回到天津後,給手下的封賞就下來了。
這次剿滅張獻忠和李自成,李植給手下諸將也報了戰功。很快,給李興等人的封賞就接二連三地到達:李興升為了都指揮使。這次天子裁撤範家莊遊擊,改在範家莊設一營營兵參將,仍以李興充任。鄭開成等人則升為了都指揮同知,比李興低一級,仍在李植家丁隊中任事。
鄭元等管理人員也升了官,升到了衛指揮使,比鄭開成等人低一級。
虎賁師中的營長、連長,也有封賞。營長都升到了衛指揮僉事,連長也升為了千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