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立功動作很快,十二月三日,山東就傳來訊息,五艘大船已經開造,要不了三個月就能全部造好。
十二月五日,李植以鄭暉為帥,讓他帶上兩百士兵,八百泥瓦匠和燒磚、燒石灰匠人,在向導的指引下,開三條大船前往小琉球。
三條大船暫時不跑日本貿易也沒關系,李植每個月利潤都有盈餘,能夠承受輪船在別處使用的成本。
說起來,在臺灣開墾新田是一本萬利的買賣。這年頭最貴的就是糧食,如果李植能夠成功開發大量農田,那到時候的利潤甚至會超過日本的貿易收入。
這次開發小琉球,李植決定讓鄭暉掛帥。
鄭暉精明沉穩,善於組織複雜事務,李植的四十萬畝私田都是他組織開墾的。如今天津武清、寶坻二縣的二十萬畝李植私田都已經建成,冬小麥已經種上了。鄭暉沒有什麼事情,正好讓他去小琉球張羅開發的事情。
李植第一個運到小琉球去的,是泥瓦匠、燒磚瓦匠和燒石灰匠。
到了小琉球百廢待興,首先要建房子住。支援新移民的糧食和衣服都可以運過去,但是磚瓦和石灰運過去就不劃算了。燒磚瓦和燒石灰的原材料隨處可得,所以李植讓燒磚瓦和燒石灰的匠人先去,在當地建成燒磚燒瓦的磚窯和燒石灰的石灰窯,供應産品給後續移民蓋房子。
水泥是作為壓艙物,隨船運去臺灣的。有了水泥、石灰和磚瓦,上島的泥瓦匠就可以開始建造房屋。
至於士兵,則是保護這些匠人的。
李植給僱傭的開荒匠人三兩每月的月錢,這些匠人都十分興奮,忘掉了開荒時候的危險。他們平日裡在天津只有一兩多的收益,一下子收入翻一番如何不興奮?
李植也給士兵們每月一兩的開荒補助,並承諾開荒時候傷亡同樣有撫恤,有榮勳。
李植讓鄭暉注重勘探,選一個好的落腳點。第一個落腳點要位於河流附近,以利於灌溉,還要有大片平原適合耕作。
出發時候,李植帶著鑼鼓隊,敲鑼打鼓把第一批出發開荒的人員送到了大沽港口。上船前,李植又叮囑了鄭暉一句:“小琉球多瘧瘴,建立定居點時候要把周圍的草木燒幹淨,避開大規模的蚊蟲,清除定居點旁邊的積水。到了島上第一時間要把廁所建起來。定居點建好後就挖井取水,避免喝不幹淨的河水。”
鄭暉雖然比李植年長一些,但這些年跟隨李植,已經習慣了聽從李植的命令,點頭說道:“好的大都督,我一定注意衛生,把第一個定居點建好。”
“如果有野人來騷擾,士兵立刻格殺勿論,不需要手下留情。”
“我明白了,大都督。”
李植說道:“這次若是成功開荒,明年我為你敘功升官。”
鄭暉是個上進的性子,聽到李植的話眼睛一亮,大聲說道:“大都督放心,我一定不辱使命,在那裡蓋好大房子等你。”
李植笑道:“小琉球多鹿,沒事時候可以打幾只野鹿改善夥食。”
鄭暉等人哈哈大笑,揮手上船。
三艘大船用船槳劃出大沽港,在港口外燃起了蒸汽機,噴著濃黑的煙霧向東面開去。李植一直目送到船隻看不見了,才回天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