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植經松浦鎮信介紹,在平戶買了一個商館,就把船上的貨物都卸了船,存入商館的倉庫中慢慢銷售。在碼頭上急著賣貨是賣不到好價錢的,只有在商館裡慢慢銷售,才有更好的收益。
李植把鄭開達和三十個水兵留在平戶打理商館,自己則在率領新星號迴天津。
回航之前李植稍微買了些日本商品,每種都買了一些,迴天津試試水看銷售如何。李植比較看好的商品是銅,日本的銅價便宜,販回大明估計能有不少的利潤。
七月二十二日,李植率領新星號回國了。
新星號船工們劃槳驅動船隻,在港口中的航道上慢慢出了港口。到了深水區,船工們開動蒸汽機,新星號發出嗚嗚的巨大聲音,往西北方向開去。
一路上沒遇到什麼狀況,新星號開了六天,回到了大沽。
回到天津,李植要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擴建肥皂作坊和紡織工廠。
經過這次試水航行,李植知道最賺錢的海貿商品還是自己的肥皂和李家精布。如果擴大這兩個工廠的規模,就能從日本賺來大把的銀子。
李植首先去拜訪賣堿面的薛員外,要和他買更多的堿面。但得到的回複卻讓李植愣了愣。
“左都督,襄陽的堿面礦全部富餘産出幾乎都已經被我買來,全部賣給你了。如果還要多,就只能提價從別的堿面使用者那裡搶奪貨源了,不過那樣一來堿面的價格就漲上去了,貴得不止一文兩文,十分地不劃算。”
“而且就算提價去買,也搶不來多少,畢竟總産量只有那麼多。”
李植十分失望。看來在發明工業制堿法之前,海量使用純堿是不可能的,原材料供應跟不上。但以李植現在的工業基礎,大規模工業制堿還是做不到。李植的肥皂作坊,沒法再擴大了。
李植想了想,只能從紡織工廠上賺銀子了。
如今紡織工廠有工人一千七百七十人,購入棉花産出李家精布,每個月産出棉布三萬一千匹。看上去規模頗大了。但在巨額的海洋貿易面前,這種産量就十分不足了。李植的新星號一船可以裝十萬匹布,紡織工廠一個月生産的棉布連新星號半船的量都沒有。而新星號二十天就能從日本來回一次。
更別提李植還有一艘船在造。
李植決定把紡織工廠大幅擴張。
這是一個浩大的工程,無法一蹴而就。首先範家莊城內已經建滿了各色建築,無法再修建廠房和宿舍了。要僱傭更多人,必須在城外建設新城。
李植決定在範家莊城南擴建新城,新城城北和舊城城南連在一起,規模和範家莊舊城一樣大。李植派人做好了新城牆的丈量規劃,準備在農民農閑的時候僱傭他們修建新城城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