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植還帶上了五萬斤坩堝鋼。李植的煉鋼作坊每個月能生産兩萬斤坩堝鋼,這些鋼材一個月大概能賣一萬斤出去,但價格只能賣一兩五錢。據說日本對大明廉價鋼鐵的需求很高,李植帶上一些去日本試試水,看坩堝鋼在日本能賣多少銀子。
若是賣得好,李植可以擴産坩堝鋼。
其他的玻璃、鏡子,李植也帶了一大堆。這些玻璃製品不好運輸,要用大量的紙包著。不過好在單價昂貴,稍微運一些就值很多銀子。
然後是肥皂,李植裝了四十大箱肥皂上船,每箱有八千塊,合計三十二萬塊肥皂。
再加上一些雜七雜八試探市場的産品,李植裝了滿滿一船貨物。
李植的貨物裝船是從大沽的天津大沽的碼頭上裝貨的。天津本是海洋貿易重地,不少入京的南方貨物都是從大沽上岸的,一些發往南方的貨物也是從大沽上船,再透過海船運往江南、嶺南。這些運貨的海船中官船、民船都有,使得大沽成為一個頗熱鬧的海港。
李植如今勢大權雄,又是天津總兵,在大沽經營海貿也沒人敢反對。李植大搖大擺地四出採購,裝貨上船,沒有一個人發聲阻撓。
其實說起來如今大明的海禁已經基本上廢除了。雖然天子只在福建一省開海禁,但既然開了福建海禁,就說明朝廷上百官對海商不再敵視,也不會再逼迫沿海水寨剿滅走私海商,所以大江南北的海商都半公開的跑起來海來。
七月十日,李植的新船員和水兵們已經練了半個月,李植不再等待,便讓新星號出海了。
這一趟出海,李植親自帶隊,率領一百五十名水兵和五十多名船工駕駛新星號,往倭國開去。
這天清晨,新星號上的船員滑動長槳,把船隻從大沽港口裡劃了出來。出了港口後,蒸汽機開足馬力,從煙囪中噴著煤不完全燃燒生成的黑煙,在波浪搖曳的大海中斬波向前。船隻出了大沽,距離出發的海港越來越遠,穿過渤海,花了一天的時間到了渤海海峽。
新星號在經驗老道的向導的引導下避開礁石,穿過了渤海海峽諸島。然後繞過膠東半島,一路往南開去。
出海的第三天,新星號已經開到了朝鮮半島西側。此時天高雲淡,盛夏的太陽直射在海面上,把那浪花起伏的大海照得一片湛藍,看上去十分美麗。海風吹在身上分外涼快,把夏天的炎熱全部吹散了。
這個時代的大明海船為了觀察陸地上和海島上的參照物,瞭解自己所在的位置,都是沿著海島和海岸開的。此時新星號就開在朝鮮的西側,距離海岸不過十幾裡。李植舉著望遠鏡在尾樓眺望東面的朝鮮半島景物,卻突然聽到桅杆上瞭望手的大喊:
“南面有船!”
全船人齊齊抬頭,看向南方。李植也舉起望遠鏡,往南面看去。果然在天海相交的盡頭,看到一艘三桅的木質帆船正往這邊開過來。
此時正是夏天,海上吹的是穩穩的南風,來船開得很快。沒多久,那艘帆船就開到了十幾裡外。李植正舉著望遠鏡觀察來船,卻聽到桅杆上的瞭望手阿班大喊:“來船吃水淺開得快,船上沒有貨,怕是海賊船!”
全船人聞言都是一愣,齊齊看向李植。
船上的總管跑到李植面前,說道:“大都督,我們的船快,要不要避開這艘海賊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