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也不知道是哪個帶了頭,那些看戲的戲迷全部彎下了腰,朝李植一揖及地,拜倒在道路兩邊。就連戲臺上的戲角,也停止了演戲,一個個朝李植深深行禮作揖。
李植朝這些行禮的百姓拱手回禮,穿街而過。
走了一個時辰,李植帶著幾百手下好不容易走到承天門前。那裡看熱鬧的百姓更多。過了千步廊,承天門就算是皇城宮門了,不允許百姓進入。千步廊裡外擠滿了人,大家都要看李植騎馬入宮門的樣子。
到了皇城外面,鑼鼓隊也不敢再喧鬧,停了敲打。盧九德率領宦官在前面帶路,帶著騎馬的李植和步行的範家莊諸武官往承天門裡走去。
李植在前呼後擁之中,騎馬越過外金水橋,進入了承天門中。
百姓們看到這一幕,紛紛叫起好來。一時歡聲雷動,那叫好聲隔了好遠都能聽到。
這年頭明軍懦弱,不能保護百姓。韃子肆虐京畿,只有李植的兵馬能夠打韃子保護百姓,百姓對李植是打心底裡愛戴。若不是李植,不知道還要有多少萬的百姓要被韃子殺了,多少萬的百姓要被韃子掠去做奴隸。天子給予李植尊榮待遇,百姓們十分擁護。
李植騎著大馬,在皇城上侍衛親軍的注視下,率領幾百軍官穿過承天門,午門,身後百姓的歡呼聲漸漸遠去。
李植一路往前,停在了午門後面的內金水橋前。
皇極殿前面的廣場上已經站了兩排宦官,對面而立,中間留了一條道路,似乎是在歡迎李植。
李植的手下軍官看見那氣勢恢宏的皇極殿,寬廣遼闊的殿前廣場,看到兩排宦官組成的皇家氣度,都有些緊張起來,一個個激動得臉上發紅。
盧九德笑道:“咱家就帶到這裡了,請大將軍入皇極殿參加朝會吧!”
李植已經是第三次來這裡了,輕車熟路。他在內金水橋前下了馬,帶領手下的軍官從兩排宦官中間走過去。一路穿過廣場走到了皇極殿前的丹陛前,看到了已經等在大殿裡的天子和文武百官。
李植率領李興等四品以上官員步入皇極殿,伏地大喊:“臣李植率範家莊諸將見過聖上!”
看到李植進來,殿內的百官都微微轉身瞥了李植一眼。這個李植這麼年輕就官封太子太保,還騎馬入宮門,實在是平步青雲尊榮至極,令人嫉妒。不過也沒辦法,這李植太能打,一萬人追著韃子打,竟把韃子堵在青山口無法出關。
前線的斥候這些天終於搞清楚狀況了,是李植把韃子堵在青山口無法出關,所以奴酋皇太極才來青山口救多爾袞的。這個李植,可以說是差點把韃子逼死了。
朱由檢滿意地看了看李植,喊道:“愛卿平身!”
李植率領身後幾個軍官站起來,朱由檢撫須笑道:“承天門一別,李卿又立新功。青山口一戰,大漲我大明氣勢,實在是暢快!”
李植拱手說道:“青山口大捷,雖是末將所得,實賴聖上天威。若沒有天子運籌帷幄,妥善佈置,必沒有此捷!”
聽了李植的話,朱由檢愣了愣,然後就哈哈大笑起來,笑得十分高興。
青山口再傳大捷,整個大明的文武百官都深受振奮。李植把運籌帷幄之功歸給天子,也要為天子漲不少權威!此時站在兩側的百官見這氣氛,齊齊舉著牙牌唱道:“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朱由檢微笑著看著祝賀自己的百官,揮了揮手。
他又對李植說道:“李植,你功勞很大。朕還要賞!朕進爾為右柱國,追贈爾父李成為正一品榮祿大夫,左軍都督府左都督!封爾母親鄭氏為一品誥命太夫人,封爾正妻崔氏為一品誥命夫人。蔭爾一子為錦衣衛千戶。”
這次天子的封賞,都是榮勳之類的賞賜。
聽到誥命夫人的封賞,李植暗道這下好了,崔合的誥命夫人到手,不需要再和天子討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