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植說出這句話,承天門上的大明朝高階官員都是臉色一變。氣氛剎那間變得緊張起來。
楊嗣昌看著說話的李植,臉色有些難看。李植在這個時候提出盧象升的事情,是在打自己的臉啊。本來盧象升的事情含含糊糊就糊弄過去了,也沒有追諡,也沒有祭葬,草草把喪事一辦就算過去了。但李植提出建祠奉祀的要求,規格就完全不一樣了。
如果天子答應李植的要求,把盧象升當作一代名臣處理,那百官都會追究誰逼死了盧象升,最後責任會落在下聖旨的天子身上。如果天子承擔了這份責任,受到百官責難,那最後天子肯定會找上慫恿自己下聖旨的楊嗣昌。
天子是因為楊嗣昌有才,做事有方才信任他的。但如今因為李植一個接一個的勝仗,天子甚至已經懷疑一力主和的楊嗣昌的能力了。如果再因為盧象升的死讓天子承擔責任,天子就要重新審視對楊嗣昌的信任了。
楊嗣昌看了看為盧象升請命的李植,臉上有些蒼白。
此時的李植率兵遊行,是朝廷承認的大英雄。李植此時提出為盧象升高規格治喪的要求,時機恰到好處。
朱由檢站在李植的面前,臉上有些發紅。但很快那陣泛紅又退去,臉上十分尷尬。朱由檢站在那裡沉默了好久,才咬牙說道:
“督臣一心為國,戴孝殺奴,追敵於大山峻嶺之中,戰死於戰陣沙場之上,確有一代名臣的風範!”
“督臣的死,朕有責任!明日,朕就會下罪己詔,佈告天下!”
天子要為盧象升的死下罪己詔!
官員們沒想到事情會發展到這一步。這李植的一句話,竟逼得素來不承擔責任的天子下罪己詔。雖然天子在崇禎八年,十年發過兩次罪己詔了,但那都是籠統地對天下形勢發詔,與其說是罪己,倒不如說是擺姿態。而這次對盧象升的死發詔就不一樣了,這事情具體可查,是天子直面自己的過失,承認自己逼死了盧象升。
聽到朱由檢的話,一眾高階官員都沉默不語,沒一個人敢說話。
“總兵說的對,盧象升品德孤高,確實配得上建祠奉祀!”朱由檢看著李植,淡淡說道:“朕追贈盧象升為太子太傅,賜祭葬,建祠奉祀,誥封其妻王氏為一品夫人。”
李植拱手說道:“天子聖明!”
群臣聽到李植這句話,彷彿一下子反應過來了,齊齊拱手說道:“天子聖明!”
“聖上英明!”
楊嗣昌也拱手唱了一句。但此時他臉上已經十分蒼白,再沒有往日的風采——天子隆重撫恤盧象升,那自己這個慫恿天子逼死盧象升的人算什麼?自己豈不是要變成千夫所指的罪人?
盧象升一介孤臣死了就死了,也沒有人敢因此對天子信任楊嗣昌發難,沒想到這個李植卻跳出來為盧象升說話。這李植戰功卓著深得聖寵,天子寧願下罪己詔也不拂逆他。他這一句話,讓楊嗣昌的地位岌岌可危。
朱由檢深吸了一口氣,似乎有些喘不過氣來。他打量了李植好久,才緩緩說道:“盧象升忠烈,李植也是個忠臣!”
他又掃視了群臣一眼,看到了人群中的楊嗣昌,眼睛中已經帶上了一絲惱怒。
楊嗣昌看到了天子的眼神,心頭一震。
朱由檢已經無心再觀摩李植的遊行,儀仗開路,回乾清宮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