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十一月三日,盧象升和李植的軍馬殺到高陽縣,遇到了一路清軍。
那路清軍大概有一萬五千人,中軍中高舉著一杆織金龍纛,正在圍攻高陽縣城。高陽城外的陷阱坑洞已經全被清軍的戰車填平,高陽城中守軍苦苦支撐,破城只在一、兩天內。盧象升的援軍來得恰是好處,再晚幾日,就要為城中守軍收屍了。
看到兩萬多明軍殺過來,攻城的清軍不情不願地棄了高陽城,在城下擺開陣勢,迎戰明軍。
清軍這些年來對陣明軍極少失手,往往一千清軍能追著兩、三千明軍跑。雖然城下的清軍只有明軍的一大半,但他們顯然清軍認為明軍不堪一擊,人多也沒用。
李植抓來幾個韃子俘虜,指著遠處的清軍旗幟問他們:“那是哪一路清軍?”
通事把李植的漢語翻譯成滿語,那幾個俘虜對著遠處的清軍旗幟張望了一會,答道:“那是饒餘貝勒阿巴泰的旗幟!”
李植又問道:“阿巴泰有多少馬甲,多少步甲?”
那幾個俘虜說道:“如今清兵全歸入三大營,戰時按需從營中分出兵馬給貝勒統帥,兵力都是臨時分出來的,我們不知道這一路兵馬中有多少馬甲,多少步甲!”
李植讓手下給了這幾個韃子幾鞭子,把這幾個韃子活口抽得鮮血淋漓,疼得嗚呼叫喚。不過這幾個韃子嗚嗚哇哇喊了一通,卻還是不改口。
李植這才放過這幾個韃子活口,讓士兵把他們押下去看管。
李植騎馬趕到盧象升的中軍,盧象升正和三個總兵對著地圖商量破敵方略。看到李植來了,盧象升歡喜說道:“龍虎將軍來得正好,我們正在劃分側翼,商量如何佈置才能打敗這支清軍!”
盧象升想了想,又問道:“龍虎將軍抓獲俘虜眾多,這些俘虜可知對面的清軍將領是誰?”
李植拱手說道:“活口供述,對面的東奴首領是東奴的饒餘貝勒阿巴泰!”
“原來是阿巴泰!”王樸大聲說道:“我聽說這阿巴泰在韃子宗室中算是驍勇善戰的,只是因為母親出身低賤,所以一直只封了一個貝勒,沒有封王。”
盧象升點頭說道:“對面由阿巴泰領軍,倒是不能小看,是一場硬仗。”
李植拱手說道:“末將願為東翼,攻擊韃子的右路!”
其他幾個總兵見李植請纓了,也紛紛說道:“我等願為西翼,守衛大軍右路。”
盧象升點了點頭,說道:“好,那我率領標軍為中軍!”
盧象升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諸位,我們這就上陣殺敵!諸位都是高爵厚祿之人,報答浩蕩皇恩,正在此時!”
楊國柱等人大聲喊道:“喏!”
眾人回到軍陣中,讓士兵披上盔甲抓起弓刀,進入戰鬥狀態。兩萬五千明軍兵馬像是一架巨大的機器,緩緩挪動,布出陣型。
李植騎在馬上觀察披掛上陣的盧象升標軍營,覺得那四千士兵也頗為彪悍,一看就是見過血的老兵。這些士兵大多穿著內鑲鐵片的綿甲,一個個手持大刀,目光堅定。
這些士兵都是吃兵餉的職業軍人,論起對陣搏殺的本領,並不在李植的虎賁師士兵之下。就算對上人數相同的清軍,這些士兵也能支撐一段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