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檢看了看高起潛,沒想到這個內臣也提議議款。
然而和東奴議款,內外難度極大。
在大明朝,和外敵議和從來就是道德上無法透過的政策。從成祖起,大明朝以天子守國門,直接將國都置於燕趙百戰之地,從未有對胡虜言款的國策。如果朱由檢準備和滿清議和,能不能成兩說,朱由檢首先要面對朝中百官的攻擊。
崇禎初年,袁崇煥私下和東奴議款,擊斬毛文龍,最後就被朱由檢淩遲處死。朱由檢既然擺出了死戰東奴的架勢,現在又怎麼能轉頭議和?
但議和如果成功,收獲實在太大了。
朱由檢忍不住思索:如果議和成功,如今的形勢會變成怎樣?朝廷可以專心剿滅流賊,再不需要在薊遼宣大布置重兵防範清軍。只需要一年的時間,九邊的精兵就能把茍延殘喘的流賊殺個幹淨。
想到這裡,朱由檢抿了抿嘴唇,有些被議和成功的前景吸引。
然而,和東奴議和,還要東奴同意。東奴會提出什麼條件尚不可知。如果自己提出議和而東奴提出的條件太過苛刻,到時候朝中百官一定會直接攻擊自己這個天子。
想到這裡,朱由檢看了一眼楊嗣昌。
莫不如,把議和議款的事情交給楊嗣昌私底下去做。如果做成了,自己事後表彰一下楊嗣昌便可。如果做砸了,責任全在楊嗣昌身上,百官們不會攻擊自己。
朱由檢吸了一口氣,沒有說話。
楊嗣昌問道:“聖上?如何?”
朱由檢看了楊嗣昌一眼,淡淡說道:“說不清!”
楊嗣昌愣了愣,又追問了一句:“聖上,可否議和?”
朱由檢再次含含糊糊地答道:“說不清!”
楊嗣昌不敢再問。他是個極聰明的人,沉吟片刻,立刻明白了天子的意思。天子的意思,是讓自己私下操作,做好了才稟報他。
楊嗣昌站了起來,大聲說道:“臣明白了,臣告退!”
在朱由檢滿意的目光中,楊嗣昌退出了乾清宮。
送走了楊嗣昌,朱由檢看著乾清宮上“敬天法祖”的匾額,嘆了口氣。這大明的天子,做起來當真是不容易。所謂敬天法祖,不知道列祖列宗是不是也遇到過議和這樣不能明說的事情?遇到自己這樣的困境,列祖列宗會如何處理?
不過朱由檢很快想到了天津,得意的用手在禦案上敲了一下——我朱由檢還有一張王牌。
“王承恩!”
王承恩小跑著上來,說道:“奴才在!”
“李植所部兵馬,修整得也夠久了!”朱由檢大聲說道:“傳旨下去,讓範家莊參將李植率兵入衛,到京城來勤王!歸入兵部尚書盧象升麾下聽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