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萬人廝殺在一起,各路兵馬攪成一團,讓人看不清戰場形勢。好在官軍都穿著紅色的鴛鴦戰襖,細細看下去能看出個究竟來。
流賊的前部,是饑兵,戰力很差。
官軍前鋒部牟文綬十分驍勇,騎著戰馬舉著一把長戟,帶著幾十個家丁撞進了流賊陣中,在流賊群中來回廝殺。他戟法淩厲,戰力非常,時不時舉戟刺殺、砍殺馬下的流賊。
和他前鋒部交戰的是流賊的饑兵,這些饑兵都是投賊幾個月的雜兵,拿著長矛木棍,根本不堪一擊,在牟文綬的沖擊下被打得七零八落的。
那些饑兵的武器十分破落,連長劍大刀都沒有。畢竟一爐鐵水出來可以打造幾十杆長矛矛頭,如果用來造長劍大刀就只能造幾把了。
沒多久,就有饑兵不敢再戰,嚎叫著往後面逃去。不過這些饑兵沒跑多久,就被後面壓陣的驍騎和最精銳的老營逼了回來。饑兵們徘徊在勇悍的官軍和兇狠的驍騎老營中間,搖搖欲墜。
接下來,官軍的中軍逼上來了。左良玉不負盛名,他舉著一把長柄大刀,帶領一千家丁狠狠地撞進了流賊的饑兵群裡。兵鋒所至,流賊的饑兵潰不成軍,頓時作鳥獸散,往沒人押陣的兩側逃去了。
沒多久,張獻忠的十幾萬饑兵就逃了個精光。十幾萬人在戰場上狼奔豕突,像是退潮時潰散的潮水。
饑兵被擊潰,張獻忠想必十分心疼。李植舉起望遠鏡觀看張獻忠的中軍,看到張獻忠身邊傳令兵快馬跑動,幾個戰將策馬騎進了兵馬群中,率領步卒、馬軍和驍騎迎向了官軍的中軍。
官軍和張獻忠真正的兵馬戰在了一起。
這一下,賊兵的戰鬥力不容小視。那些步卒雖然沒有馬,但也是經年的老賊,戰鬥力和官軍的正兵有得一拼。而流賊的馬軍和驍騎,更是積年的兵馬,有官軍家丁的戰鬥力。兩萬賊兵對上四萬多官軍,雙方列陣廝殺,一時難分難解。
剛才躍馬突陣的牟文綬、左良玉等人此時也不敢再沖太猛,都只敢帶著家丁在陣前戰鬥,和賊兵比拼陣法和刀法。
李植舉著望遠鏡在陣中尋找,看到北翼的陳洪範正在結陣對抗掠陣的流賊馬軍。流賊馬匹眾多,馬軍足有五、六千人,此時全部集結在北翼沖擊陳洪範,陳洪範守得有些艱難。
但很快,中軍的黃得功就率領六千多京營軍馬殺到了北翼支援陳洪範。那黃得功早上出戰前喝了半壇米酒,此時人借酒勢更加威風。他手持一把大刀,率領一千騎兵對著流賊馬軍沖了過去,率隊和流賊殺到了一起。他的到來,讓陳洪範身上的壓力一下子減輕了大半。
南翼的劉良佐三千人則對陣張獻忠的兩千驍騎。那些驍騎是流賊的精銳,一個個騎著高頭戰馬,身上穿著鑲片鐵甲,手上或舉角弓或揮舞著長柄武器,不斷沖擊劉良佐的廬州兵馬,讓劉良佐戰得頗為艱難。但沒多久,熊文燦中軍令旗招展,中軍中的雲南副將龍在田得令,率領兩千滇兵殺到了南翼,幫助劉良佐抵擋獻賊的驍騎。
兩千滇兵甚至裝備了兩頭戰象。不過這兩頭戰象在獻賊驍騎的弓箭威脅下也不敢沖得太靠前,只是隨著其他兵馬,在戰線上來回掠陣。
張獻忠的兩萬兵馬對陣四萬多官兵,一時竟殺得難分難解,不分勝負。熊文燦立馬站在兩千粵兵身後,眉頭緊蹙。
獻賊麾下賊兵的戰鬥力,實在不俗。本來以為輕松的戰鬥,現在看來短時間內是難以結束。
李植舉著望遠鏡看了一會,看到兩邊殺得膠著難分的陣勢,有些看不下去了。李植身後的幾個團長看到官軍竟然和賊兵殺得這麼艱難,都是一臉的鄙視。
這些大明軍人的戰鬥力,和李植的兵馬比起來相差太多了。虎賁師前幾天擊潰獻賊馬軍的戰鬥,只用了半盞茶的時間。
李植終於忍不住了,策馬騎到熊文燦跟前,大聲說道:“軍門,如今戰況膠著,白白折損人馬。不如讓末將從後面繞過去,一舉擊潰獻賊的兵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