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判親自跑到範家莊來做什麼?李植拍了拍身上的灰塵,回到官廳。走進二堂,李植看到管糧通判餘畢池帶著一個面容清瘦的中年人已經坐在那裡等待了。
見到通判,李植沒有行跪禮,而是拱手作揖說道:“通判大人親自來訪,有失遠迎。”
通判餘畢池知道李植是個有實力的,連總兵駱振定都被他幹翻。而且李植對一千營兵的軍餉糧草也不太上心,餘畢池多給一成少給一成李植都可以。反而是餘畢池忌憚李植的實力,分配糧草時總對李植另眼相看。
餘畢池對李植不行跪禮倒也沒有什麼辦法,只是拱手說道:“遊擊將軍別來無恙!”
通判又指著旁邊的中年人說道:“這是舍弟餘畢仁!”
那個中年人拱手行禮,唱道:“餘畢仁見過遊擊將軍大人!”
李植聽到來人的自我介紹,知道這是天津八大商號之一的餘家餘畢仁。餘家經營糧食,利用餘畢池管糧通判的身份調集船隻,從運河進來大量的南方大米在京畿銷售,獲利匪淺。這兵荒馬亂的年頭,北方越來越依賴南方的糧食供給,餘家的生意是越做越大。
這餘畢仁來找自己做什麼,難道他也要買鏡子?
李植正在那裡琢磨,就聽到餘畢仁說道:“遊擊大人的鏡子生意越做越大,令人羨慕!”
李植呵呵笑了笑,沒有回答。
餘畢仁說道:“在下想每個月和遊擊大人購買三百面小鏡子,販到南方去售賣!”
原來真是買鏡子的。
李植笑道:“餘公也要買鏡子?”
餘畢仁說道:“不少漕船回南方都是空船回去,不販賣些東西實在太可惜了。遊擊大人的鏡子十分新奇,一定有銷路。”
李植笑道:“這鏡子要用透明玻璃做成,成本頗高!”
見李植一上來就說成本高,餘畢仁知道李植這是要討價還價了,拱手說道:“在下一年買三千六百塊鏡子,遊擊將軍大人能讓利多少?”
李植突然想到這餘家做糧食買賣,自己是不是可以跟他買些養豬的麩皮和米糠呢。如今李植養著大量的豬仔,每個月需要大量的麩皮和米糠,靠小商賈從各地販賣推高了價格,如果有餘畢仁從江南大批販來,成本會低一些。
“餘公,我想和你買大量的麩皮和米糠,不知道可行否?”
餘畢仁聞言一喜,拱手說道:“麩皮和米糠是賤物,我在南方積存甚多。遊擊大人要的話,我可以運來便宜賣給大人!”
李植這才歡喜說道:“如果這樣的話,我的小鏡子可以便宜些,九兩一面賣給餘公!”
餘畢仁說道:“遊擊大人再便宜些!”
“已經是成本價了!”
“遊擊大人說笑了!”
“確實是成本價!”
和餘畢仁討價還價一番,李植最後死死咬住了九兩銀子的底價,和餘畢仁說好了三百面小鏡子一個月的生意。李植又和餘畢仁訂下了買麩皮和米糠的生意,讓餘畢仁以優惠的價格從江南運來這些豬食。
談了一個小時生意,雙方都比較滿意,通判餘畢池便帶著弟弟回衛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