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四月底,鐵匠們一個個都建好了自己的爐子,開始批次生産刺刀。第一批一千把刺刀生産出來後,李植把刺刀裝備給了選鋒團。
這一天,範家莊訓練場上柳絮紛飛,四月的陽光溫暖地烘在人們的身上,讓人感覺十分舒服。李植穿著初夏的單薄衣衫站在訓練場上,看一千選鋒團士兵練習刺刀。
“刺!”
“刺!”
在各個排長的號令下,一千士兵一個排接一個排的舉槍齊刺。只看見一片刀光閃閃,一千挺刺刀齊齊前突,帶出一片駭人的殺氣。
“砍!”
“砍!”
士兵們從上往下揮槍劈砍,又是一片刀鋒森森。
便是敵人沖破火槍陣射擊湧到了跟前,李植的火槍手們也可一戰。
士兵們抓著步槍,一次又一次演練這簡單的劈和刺,直到演練得精熟為止。
現在李植有四千家丁,其中三千七百名是火槍手,分別組成選鋒團和破虜團。另外三百人是炮兵,被李植稱為雷霆營,負責操作五十門六磅炮——在汝州之戰中李植發現五人操作一門六磅炮還是人手欠缺,所以改為六人操作一門炮。
兩個團和一個炮兵營合一起組成一個師,稱為虎賁師,由李植擔任師長。當然李植同時還擔任選鋒團的團長。
不過這樣算下來,就沒有人操作城防重炮了。李植計劃讓炮兵營的老兵來做城防重炮炮兵的骨幹,那就還要再招募一百三十個新兵補進雷霆營和城防炮隊伍。
五月上旬,李植在範家莊擺下體檢帳篷,又招募了一百三十名炮兵。
在家丁隊伍之外,李植這個範家莊操守官還有四百名正兵兵額,其下屬的防守、管隊們有合計四百五十名正兵兵額。這八百五十名正兵兵額的軍餉每月本該有一千七百兩,但朝廷本來撥款不足,加上層層剋扣,這幾個月每月發到李植手上只有六百兩。
不過比起做防守官時候每個兵額六錢的軍餉,在操守任上發下來的軍餉還是多了一錢,算下來每名正兵發了七錢銀子月餉。
如果李植把七錢每兵的月餉全發下去,那就該發三百一十五兩銀子給下屬。不過李植知道如果自己不克扣銀子,多發下去的餉銀也會落進下級武官的私囊,所以幹脆也剋扣了每兵一錢銀子的兵餉,只發了二百七十兩銀子下去——下級防守官和從前一樣,拿到的還是每兵六錢銀子兵餉。
發下來的六百兩銀子,於是就還剩三百三十兩。
範家莊原有三十六名衛所正兵,被李植當作武警和守城士兵使用。李植此時有了三百三十兩銀子,便按照二兩銀子每人的標準,又招募了一百二十九名身體健壯的正兵,組成了合計一百六十五人的正兵隊伍,充作防禦城牆、站崗放哨和巡邏城市的輔兵。
當然本著人盡其用的原則,對於這支隊伍李植也制定了高強度的訓練任務,所以也提供三餐有肉的夥食。這樣的夥食每人每月要花一兩五錢銀子,等於李植每月還虧了二百五十兩銀子。
好在李植産業眾多,這點銀子出得起。
五月中旬,選鋒團第四營營長鄭開成成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