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息怒!”
一眾大臣立刻跪地,口稱無能,身子瑟瑟發抖,就連跪在前排的太子都將頭磕到了地上。
“無能?你們是無能,朕的文武百官加起來竟然抵不上一個遊方郎中!朕登基數年,年年有人來和朕要銀子賑災,年年朕的案頭都報上災後的死傷人數,災情損失,國庫的銀子也如流水一般拿去賑災,戶部尚書天天來和朕哭窮,卻從沒有人思考,怎麼提前預防災情,讓天災的損失降到最低!”
皇帝伸手將桌上的奏摺扔到下面,正好落在太子面前。
“看看,你們都看看,一個尚未及冠的大夫,他用一本小冊子,就解決了這個你們這些天子重臣數年來沒有解決的問題,你們有什麼臉面號稱‘天子重臣’,不去都回去抱孩子去吧!”
說話間,幾本小冊子也被扔了下來,散落在各位朝臣面前。
太子顫抖著翻開摺子,跪趴在地上,快速的瀏覽了一遍摺子上的內容。
是鑼巷府知府上的摺子,寫了月前他聽從治下的一個大夫的建議,制定了一個“緊急事件處理方案”,然後讓治下百姓全部參與演習,熟悉各種災難發生時的自救互救,逃生方式,這才讓這次天災順利度過,經過統計,整個鑼巷府,在這場天災中,受傷百姓三百餘人,經過救治,無人死亡。
這本是個應該高興的事,太子趴在地上,想不明白為什麼皇帝這麼震怒,以前沒人想出來,現在想出來也不晚啊!
不過,衛昭?這個名字十分耳熟啊!
忽然他腦子靈光一閃,衛昭不是那個研究出神『藥』的大夫嗎?同樣是鑼巷府人,同樣十九歲,看來是一個人了。
轉念一想,這個衛昭年紀如此,卻可以製出神『藥』,想出這等驚才絕豔的預防天災之法,可見他是個有大才的人,如果能將他招攬在門下,或許是個利器,一個智囊。
太子最近也很悲催,皇上脾氣越來越暴戾,有事沒事喜歡把他叫去訓斥,常常還會給他出一些難題,他答不上來就罰他抄書,還拿他那個幼弟和他比,說他不如一個十五歲的弟弟,貴妃因此得意洋洋,屢次頂撞他母后,偏偏皇上偏袒他們母子,反過來訓斥皇后教子無方,還讓他母后去太后那裡聽訓。
再這樣下去了只怕他這個太子之位就坐不穩了,皇后也會受他牽連。
他現在急需一個智囊,給他出主意,助他擺脫現在的困局。
衛昭的出現,彷彿讓他看到了一絲曙光,要是他身邊有個聰明人,教他怎麼討得父皇的歡心,目前的困局自然迎刃而解。
皇帝發了一通火,直罵的一眾朝臣大氣都不敢喘,他才停下來,在龍椅上坐好,環視一圈底下的一群鵪鶉,開口道:“柳太師還沒來上朝?”
一旁的太監趕緊道:“回皇上,柳太師抱病,還在養病。”
“抱病?這都快一個月了,太醫沒有去看嗎?”
“回皇上,太醫去看過了,說是柳太師得的是咳疾,每到冬日越發嚴重,需得靜養。”太監依然跪地,不過膽氣足了一些,要說皇上在這朝堂之上聽誰的話,那肯定是柳太師無疑,只要提起柳太師,皇上的怒氣就會消了。
皇上確實已經消氣了,他端起茶杯,灌了口茶,然後才道:“既然柳太師重病,太子,你就代朕去看一看他。”
太子精神一震,忙直起身大聲道:“是,父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