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午飯衛昭又將一些銀子交給劉春生,讓他幫忙置辦一些米麵蔬菜送到那邊,他現在要照顧柱子,不方便自己出門,只能拜託劉春生。
衛昭還將蓋房子買材料的錢都一併給他了,讓他全權管理蓋房子的事宜,這種全心的信任,讓劉春生很是歡喜,自然沒有什麼不答應的。
下午衛昭回家時,身後還跟了一條小尾巴——劉小滿。
自那天衛昭給村民看病以後,劉小滿對他的崇敬,就由他爹的耳提面命變成了由衷敬服,只要閒著沒事他就喜歡跟著衛昭,哪怕沒有病人,見識不到“神醫風範”,他也喜歡跟在他後面聽他講故事。
衛昭也很喜歡這個孩子,雖然他才八九歲,但是十分機靈,腦子靈活,沒有這裡的人的那種死板,而是很有想法,衛昭講的故事,他總是有很多問題,也敢於提問,絲毫不因為自己的不懂而羞愧。
喜歡提問的孩子一般是因為喜歡思考,喜歡思考是因為善於學習,而不恥下問更是一種美好的品德。
衛昭覺得他這樣的孩子,是個唸書的好苗子,若是就這麼一直跟著他爹,長大了下地幹活,娶妻生子,只怕是浪費這股聰明勁了。
不過安平村以及附近幾個村子都沒有學堂,若是讀書就要去鎮上的學堂。
學堂不僅束脩貴,筆墨紙硯也並不便宜,一個農家想要供養一個讀書人,是很不容易的事。
劉家本就不是富餘之家,更有一個癱在床上的老人,哪裡有錢供劉小滿上學。
衛昭知道劉家的情況,就將劉小滿帶在身邊,沒有人來問診時,就給他教一些字,還有為人處事的道理,他雖不懂四書五經,也不會寫花團錦簇的文章,但給一個孩子啟蒙,還是沒問題的。
回到家時,柱子娘已經主動自覺的把裡裡外外打掃的乾乾淨淨,對她這份心,衛昭表示很滿意。
柱子還在昏睡,但聽柱子娘說,柱子清醒過一回,說了好些話,還喝了點稀粥才睡著。
情況不算太糟,衛昭鬆了口氣,或許是這時代的人對西『藥』要比二十一世紀的人敏感些,起效也快些吧!
下午村裡人得知衛昭搬出了劉家,紛紛上門道賀,還各自帶了一些自家種的蔬菜之類。
衛昭都收了下來,這些人雖然沒錢但都是些善良,感恩的人,這些東西里包含的感情,是衛昭不能拒絕的。
也因為有了這些人,讓衛昭對這個時代越來越有歸屬感,剛穿來時的茫然,還有對那個世界的懷念一點點的減弱,他的心越來越安穩。
若是沒有這幾天晚上的噩夢,那就更美好了。
喜歡帶著診所去穿越請大家收藏:()帶著診所去穿越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