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真是烏達木天高皇帝遠,另外還需要李博康制衡南蠻東西兩地,新皇才一而再再而三地容忍李博康。可惜好景不長。
慶曆元年,秦王登基的五個月後,南蠻出了個能人重新統一了蠻地東西兩部落。原本三足鼎立之勢變成兩國之爭,處在他人安睡之榻上的烏達木不出意外地成了蠻子眼中的一根尖刺。
宮裡連下十三道急令,讓李博康撤出烏達木,退守烏流江北岸。李博康為了防止蠻子趁機偷襲軍隊,連夜帶兵奔赴烏達木北邊的一個大村子,打算在那裡安營紮寨,並在離開之前給南蠻添些亂子。
先是派出數十隊輕騎,沿著烏流江,逐一毀去自己苦心經營多年、囤有軍械糧草的營地。隨後又查令斥候返回烏達木,放火燒了草料場,讓蠻子接手時吃一個癟,挫挫其銳氣。最後就是派五千弓弩手埋伏在葫蘆口,待李博康誘敵至葫蘆口時,再給蠻子重演一遍當年李長廉的葫蘆口大捷。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不是和南蠻議和了嗎?蠻族怎麼還會攻打我們?”
圓球兒哼哼一聲,斜了眼李若麟,沒有回答她的問題,接著說道:“蠻子果真如李博康計劃一樣,進城時發現草料場、糧倉等地失火,勃然大怒,率兵直奔李博康所在的營地。李博康佯裝不敵,丟下若干輜重,將蠻子帶到葫蘆口,後一舉殲滅蠻族士兵一萬三千餘人。”
只可惜,放火這事傷天害理。李長廉一把火燒了雲蓮縣,先是失去雙臂,後被誅滅三族。深得祖父火攻戰法的李博康也不例外。
李博康在南蠻統一之際就給了南蠻王當頭一棒,使其至今不敢踏入烏流江北半步,更不敢北望半眼。當年,此事傳回京城,廟堂之上無有不拍手叫好者,就連秦王也賜了一批宮廷御酒給李家。但誰也沒料到,這批御酒還沒走出京城,李博康就戰死在烏流江南岸。三萬甲士一同葬送在南蠻之地。
“秦王大怒,不但追回了御酒,還追回了李博康諸多官職,若非有吳君銘求情,你們雲州李家早就被滿門抄斬了。”圓球兒吃飽喝足,摸了摸肚子,一搖一晃地站起身來,一屁股坐到木床上,只聽嘎吱一聲巨響,木床明顯得凹成一個弧形,“說來也奇怪,李岡伯那傻老帽要聯姻也是該和吳君銘聯姻,怎麼就和梁家老狗搞到一塊去了?”
李若麟有意避開聯姻這個話題,對三叔的事情繼續問道:“先前在雲蓮山的時候,你不是說三叔身負重傷,咬舌自盡嗎?可按你的說法,三叔打了勝仗,又怎麼輸了?”
“很簡單啊,能過江的船都叫人給毀了,沿江的營地都叫他派人也給毀了,如此絕境,就算南蠻王是頭蠢豬,李博康那三萬人也遭不住蠻子的輪番攻擊。更何況,蠻子也不傻。”
圓球兒找不到可以剔牙的籤子,只好用手指甲剔除牙縫裡的菜葉肉絲,可惜剔了半天,那雙胖手也剔不出一點東西。
李若麟若有所思,“可是蠻子假借葫蘆口一戰拖住三叔,另外偷偷派兵到江邊摧毀船隻?”
圓球兒停下剔牙的動作,一言不發地看著李若麟。李若麟被盯得有些發毛,很不自在地移開視線。
圓球兒咧嘴笑了起來,那滿嘴尖牙一同在雲蓮山上溶洞裡般陰森可怖,被太陽曬得黝黑的胖臉止不住地捲起一層又一層波浪,“真巧,李博康直到死前都是這麼想的。你倆不愧是李家人,想法都如出一轍。”
“難道不是?”李若麟眉頭一挑,顯然對圓球兒的語氣很是不滿。
“死在烏流江南岸上的就只有李博康一個。”
喜歡末流屠夫請大家收藏:()末流屠夫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