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樹松陰覆竹齋,罷燒藥灶縱高懷。”━━顏仁鬱《山居》
.
諸葛浪臉上羞得發紅發燙,卻也無話可說,然後便根據這一旬餘的學習和掌握,將監考官給取來的各類草藥,置於文案之上。
諸葛浪有些茫無頭緒,一時不知如何下手,便和這十餘味中草藥大眼瞪小眼的對視了半晌,時間有限,無奈之下,只好硬著頭皮開始當起了老中醫。
是的,諸葛浪在心裡只是把自己當成了老中醫,至於想像中的江湖傳說裡的那些用毒解毒高手,那真是連想都不敢想。
江湖傳言,於毒藥、暗器一道,乃蜀中唐門最是厲害,冠絕江湖,令人聞風喪膽。
據傳,蜀中唐門的毒藥、暗器能殺人於無形,且尋常醫道、藥道之人,根本難以研析、化解,無論你武功高低,只要中了唐門的毒藥,唯有等死。
當然,唐門的毒藥,也不全是殺人的,也有可致人殘廢,或臨時或永久喪失戰鬥力的。
而且,用毒水平有多高,解毒、救人的水平就有多高,這,也正是蜀中唐門屹立江湖武林幾百年所不倒,威名遠揚,獨霸一方,於偌大的江湖樹立起赫赫威名的根本。
“有朝一日,定要去蜀中唐門拜訪一番,或許能學得一些解毒、用毒的本領,才不虛在這江湖上走它一遭。”
諸葛浪在心裡想著,手上卻未閒著,畢竟時間有限,在一定時間內,若是完不成題目的破解,可不是得不到貢獻點那麼簡單,而是要加倍扣除以前所得的貢獻點的。
諸葛浪將這些中草藥或原狀或碾碎,而後置於鼎爐內,取水,取炭,於鼎爐內熬製。
熊熊的炭火在鼎爐內燃燒,映出紅通通的光,藥氣在鼎爐內漸漸溢了出來,混合進周圍其他人冒出來的藥氣裡,一時間,文訓樓內藥氣沖天,如掉進了藥澤。
在等著鼎爐內的藥湯熬製成前,諸葛浪看著文案上剩下的多餘的藥,思考了一下,沒有乾等著,而是將剩下的中草藥分成兩份。
一份碾成粉末,然後用包中藥的黃紙包好。
另一份,諸葛浪向監考官要來熬湯藥時用的那種藥紗布,將剩下的中草藥包成藥包,用小細繩拴起來。
等這兩份草藥處理完後,鼎爐內的藥湯也熬製成了,諸葛浪便取來一個盛藥湯的搪瓷缽,將鼎爐內的藥湯盛放於搪瓷缽內。
隨後,諸葛浪將藥方和三種製備完的藥物置於文案之上,示意監考官,他完成解題環節的試煉了。
負責諸葛浪這一區域的監考官約是不惑之年的考官,面色白淨,留有幾捋修剪得體的鬍鬚,形若斯文秀才。
“你所配解藥,不說完全無用,但也藥效甚微。柬帖上給出之設定,乃邊境進犯之敵,肆意投毒,雖非極劇毒之毒藥,但也絕非是巴豆等致人腹瀉之藥,也非尋常痢疾,而你熬製的這劑湯藥,實乃治拉肚子之藥。故此,配製失敗。”
監考官下了斷語後,諸葛浪沒任何抗辯之辭,而是對那副藥包和藥末進行了註解。
“我自知沒有摸清敵方所用之毒實為何種之毒,所以所配之湯藥,只能力求緩解,而非徹底治癒之方。而這藥包和藥粉,因敵於井與河內皆投了毒,斷我軍民水源,故此,除治病救人外,還要針對水源進行解毒。”
諸葛浪拿起藥包講解。
“因敵未想屠城,並未極劇毒欲讓城內之人全部滅絕,故所用之藥,乃是形成痢疾之藥,以削弱我軍民戰鬥力。至於水井,可將大藥量的藥包浸於井水內,以消解毒性,雖不能完全解毒,但足夠量的藥包,定可緩解痢疾之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