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縱死俠骨香,不慚世上英。”━━李白《雜曲歌辭·俠客行》
.
沒有了兩輛馬車的牽絆,兩名扮成車伕的武士才可以放手一搏,面對洶洶而來的眾匪徒,才能夠盡情地搏殺。
但是要知道,現在的仁義山大軍,也就是駐紮在毒龍寨的這個隊伍,是摻雜了周邊所有被收編了的土匪們組成的雜牌軍,是有著諸葛浪這個後生制定的新發展壯大宗旨的新軍。
他們看著樣子是來勢洶洶,但其實大多是語言上的威脅和恐嚇,沒有真正實際上的打打殺殺置人於死地。
所以這兩名裝扮成車伕的武士,應對這十幾名土匪,雖然漸漸地落於下風,但是一時之間也不會有任何的生命之憂。
而諸葛浪這邊已經是進入到一種非常危急的狀態。
這名左手使劍,右手是一隻鐵爪的中年男子,不僅武功出奇的高,而且他在搏殺對決中,對稍縱即逝的機會的把握程度之高,簡直是令人歎為觀止,達到了非常變態的程度。
他再一次發動了綿密而且滔滔不絕的攻勢,那條手中的利劍如同車輪飛轉,如同毒蛇蟄伏後猛噬,如同下山狂嘯的猛虎,以一種劈波斬浪的狂暴姿態,風捲殘雲一般向諸葛浪狂風驟雨般的襲擊而來。
諸葛亮強迫自己面對如此大的強敵,不能緊張,不能麻痺,也不能夠喪失鬥志,更不能就此放棄抵擋的念頭。
只見諸葛浪將手中的短刀橫切豎砍,揮舞的密不透風,而且使出了一個作為使刀的武士,所能夠達到的應有氣勢,起碼在氣勢上暫時還不輸於這名中年男子。
但是諸葛浪此時所處於的危機狀態,完全沒有化解,而且是越來越嚴重,已經讓他陷入一種疲於應付的險惡境地。
諸葛浪除了依靠他那綿綿不絕的強大力量,以及快速應變的能力,才堪堪抵擋住眼前這中年男子對他的襲擊。
如此下去,他將會在某個瞬間,直接走向敗亡。
不過諸葛亮就是諸葛浪,他是一個能夠創造奇蹟的人,而且他也在這場武功對比懸殊的搏殺中,確實創造出了令人難以想象的奇蹟。
只見在如此危急的時刻,諸葛浪不僅不退縮反而向前進擊。
只聽得他大聲呼喊一聲,然後將手中的刀掄圓了,險險地砍開向他刺殺而來的毒蛇般利劍,也不管這柄劍是否會刺中他的胸口,而是將手中的短刀,以他所能迸發出的最大的力量和最快的速度,直接向對方的胸口砍去。
這完全就是以命搏命,以命換命,完全是你死我活,兩敗俱傷的打法。
中年男子的目光深處終於掠過了一種難以描述的神情。
只是這名中年男子非常老道,對於非常有搏殺經驗的他來說,這一種打法實在算不了什麼。
他將身體稍微的側向偏了一下,偏身錯過諸葛亮猛然襲來的一刀,而自己手中的利劍仍是毫不留情毫不減速的向前直刺過去。
而這一劍,如果再向前遞出約三寸的話,定會刺破諸葛亮的胸膛,形成生死存亡的危機。
只見諸葛浪在利劍的劍尖距離他胸口只有三寸遠的距離時,身體以一種非常怪異的姿勢,猛然一扭。
他的上體和頭以及腿都沒有怎麼變化,只是胸口的上半截的身體部位,猛然向右側發生了急劇的扭動和偏轉,造成這一擊必中的一劍,沒有刺中他的左側胸膛位置,而是直接刺入了他左臂和左胸之間的縫隙中。
這正是諸葛浪想要的結果!
這柄利劍雖然也穿透了他的皮肉,造成皮開肉綻,鮮血迸裂,但同時卻讓他能夠用左臂和左胸緊緊地夾住了對方這必殺的一劍,從而沒有對諸葛浪造成滅亡性的傷害。
而在用左臂和左胸付出一定的損傷代價後,諸葛浪用左臂和左胸死命地夾緊敵方的利劍,左手猛然上翻,死死地握住對方握劍的右手手腕。
這樣一來,面前的中年男子的左手和利劍,就完全掌控在諸葛浪的鉗制之中。
這其實是一場豪賭!
如果賭得不準,哪怕再差那麼一些偏差,就有可能命喪劍下。
但這一次,一向運氣好的諸葛浪,顯然運氣又一次站在了他這一邊。
他賭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