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堪嘆媧皇六葉孫,直將豪武蓋諸昆。”━━葉適《送別李毅高宣教》
.
“要的,要的。”
“來啊,開始吧。”
“……”
諸葛浪等人聽這楊六如此一說,立刻附和。
“放馬來過吧。”
楊六郎將他那柄素纓蘸金槍趁勢一抖,手腕一翻,向外一甩,動作極是瀟灑利落,一個開手式亮了出來。
“哦,原來斬將是先從六當家的這裡開始,那在下就恭敬不如從命了。”
諸葛浪說著,活動了一下雙手十指。
“諸葛將軍,還是我來吧。”
鐵中堂伸手攔了一下諸葛浪。
“不,鐵大俠先自歇息,若有那等需要輕功水上漂的絕技,我阿浪自是無計可施,還要倚仗鐵大俠出手助力。這陸上的拼爭,我雖不才,還能抵擋一二,正好是磨練我功底的大好時機,還望鐵大俠成全。”
諸葛浪說著向鐵中堂一抱拳,神情真摯而熱烈。
“如此也好,諸葛少俠還需謹慎行事。”
鐵中堂點到為止,當著楊六郎的面,沒法說太多,但初來乍到,又在人家的地盤上,還是要多留個心眼,不得不防啊。
諸葛浪是何等聰明的人?鐵中堂這一句話就讓他心領神會,立刻重重地點了點頭,然後迴轉身面對握素纓蘸金槍在手的楊六郎,抽出了藏在懷中的包鞘短刀。
諸葛浪沒有拔刀出鞘,顯然是抱著切磋之意,又不是生死搏殺,點到為止,以武會友,在他看來是此行的必要手段,這是在渡口若遇柯震惡後諸葛浪臨時改變的主意。
泱泱天下,芸芸眾生,武力,並不是決定一切的。
這就如戰爭,軍事是決定戰爭走向的決定性手段,但卻不是唯一手段,例如,外交。
對於想成就一番霸業的諸葛浪來說,不戰而屈人之兵,是他完成偉大計劃,描繪宏偉藍圖的最佳境界。
而至於這些所謂的“考驗”,在他來說,不過是兒戲一般。
如果他的真實思想,要是讓這些水寨的頭目們知道了,肯定會暴怒,這是赤裸裸的蔑視,而此次的拜訪,有可能就會是另一種結果。
“你們…不能換個年長的來?”
面對十六、七歲的少年,楊六郎有些尷尬。
這架怎麼打?贏了,不光彩,分明是一個大人在欺負一個小孩子;輸了,直接跳怒龍江?還要不要在水寨裡混?以後傳到江湖,還有何面目報上自己的名號?
“哈哈,六當家的多慮了,我們諸葛少俠,在我們仁義大軍裡,被稱為諸葛將軍,是我們山寨的核心主力。諸葛少俠未練過武功,但是,在比武中,我也曾敗在他的手下。所以,哈哈,六當家的也莫要掉以輕心哦。”
鐵中堂雙臂抱在胸前,一副看好戲的樣子。
“哦?!”
楊六郎眼睛立刻亮了。
讓他沒想到的是,諸葛浪小小年紀,居然能戰勝鐵中堂?剛才鐵中堂施展輕功,闖過“凌波薇步”那一關,絕對是驚豔一江兩岸,讓他楊六郎也不得不佩服的。
況且,據這鐵中堂講,這少年不僅曾戰勝了鐵中堂,而且居然還是沒練過武功之人,這就讓人匪夷所思了。
莫非,是這鐵中堂在胡說八道?
如此場合,且他們是初來乍到,且以這鐵中堂的性情表現來看,似做不得假。
那麼,難道鐵中堂所言,竟是真的?
楊六郎好奇心頓起,且技癢難耐,好久沒和人切磋了,此時正好驗證這鐵中堂是否是大肆吹噓,還是確有其事,同時磨一磨這一雙肉掌因為閒悶而憋出來的繭子。
楊六郎不再廢話,直接一個“力劈華山”,大開大合的起手式,雖然所用武器乃是長槍,卻以棍棒的剛猛打法戟,兜頭砸向諸葛浪。
不愧是怒龍江水寨的第六金交椅,楊六郎這一記勢大力沉的劈頭斬法,簡單,直接,霸氣,威武絕倫,聲勢過人。
諸葛浪不退反進,手持未出鞘短刀向上一撩,直接迎上來勢洶洶的素纓蘸金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