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冑三方外,銜刀萬里餘。”━━李隆基《餞王晙巡邊》
.
仁義大軍繼續向外擴張從而壯大自身實力的決策已經定了,接下來的日子就是作好戰備工作,準備開始出兵了。
準備了幾日,人馬刀槍都置辦停當,準備征討的目標的情況也都摸得清楚了。
宋小江本想再像當初仁義山發兵時那樣,搞個動員大會,卻又怕這些缺乏規矩的傢伙懶驢上磨屎尿多,再搞出來“仁義山肛腸醫院”的么蛾子,乾脆直接拔營起灶,一聲“開拔”,“大軍”就浩浩蕩蕩地出發了。
說起這支大軍,原仁義山有十餘人,毒龍寨上有二十餘人,加在一起也不過三十的隊伍,但為了防止後方空虛,被人乘虛而入,必須得留下十餘人,在狗頭軍師的帶領下看家,只好由二十人左右的遠征大軍向遠方進發。
話說這搶山頭,可不是官軍剿匪,可以正大光明、大張旗鼓地招搖過市,只好喬裝打扮,偽裝成運糧隊、商隊、販鹽隊等,開路向前。
但這支隊伍破綻明顯,裝商隊,沒有商家的貨物,雖然在幾輛破馬車上拉了一些塞了枯草的破麻袋,怎麼看怎麼像收廢品的。
若是運糧隊和販鹽隊等,經驗豐富或眼尖之人,一看便能識出馬腳,這幾輛破馬車,車輪輕快,隨著車子顛簸,麻袋在車上跳躍不止,明顯裡邊沒有重物。
而且就幾輛破車,車上的破麻袋屈指可數,卻用了有二十人來押運,明顯滑稽。
若是大鐵鏈五花大綁的嚴密箱櫃,或是車廂外封得嚴嚴實實垂著詭秘的簾子,用如此多的人也有情可原。
不過這個雜牌軍向來不修邊幅,且物資短缺,也沒太多的物資來進行喬裝打扮,只要能有沒那麼明顯的讓官軍識破的地方,就得過且過,悠哉悠哉了。
這一點讓心思細膩、做事嚴謹的諸葛浪倍感頭疼,但也沒辦法,能統一思想,形成眼前的局面就已經不錯了,自己不是這個山寨的頭目,操持過界了,不僅下邊這些土匪山賊不滿,也容易讓山大王宋小江犯忌。
乾脆就隨遇而安,得過且過,和大家都廝混在一起,打成一片算了。
只要能實現他那偉大的計劃,這些都是無傷大雅的小事。
隊伍進行了一日的疲勞行軍,翻山越嶺,走鄉過寨,終於在當晚時分到了一片山寨前。
不用說,這裡便是這次經過偵察後出擊搶奪的地盤了。
“如何攻打?”
既然擴張計劃是諸葛浪提議的,所以,臨到實施前,山大王宋小江自然先是徵詢他的意見。
“依眼前所見,這個山寨,易守難攻,硬是強攻,我們的傷亡代價會太大,得不償失。依我看,莫不如派一部分人先守住了後山,切斷他們的退路。然後大部分的人隨在我身後,看我的行動見機行事。”
諸葛浪現地籌劃,分配著行動方案。
自諸葛浪入山寨後,第一次打劫,劫來了搞笑的活寶周澤橋,這麼多次行動,他的出謀劃策向來沒失算過,所以眾土匪山賊也不懷疑他的決策是否正確,在他們心裡,已經形成了一個觀念:阿浪說的,就沒錯的!
於是,眾土匪山賊便分出一撥人來,由李鬼帶領,繞向了後山。
而山前的“主力軍”,則棄了幾輛破車,將山寨前的道路堵死,提武器在手,跟在諸葛浪的身後,緩緩地向山寨大門前逼近。
待行到距大門二十餘丈遠之處,諸葛浪一抬手,身後的隊伍立刻停住腳步。
諸葛浪手提那柄從臥龍城主的手下武者手中搶來的短刀,大踏步向前走了幾步,便停了下來。
因為山寨大門兩側的箭垛上,已經有弓箭手在瞄準他們,隨時會改動致命一箭。
“山上的人聽好了!”
諸葛浪扯開喉嚨高聲叫喊。
“我們是仁義大軍,給你們一刻鐘時間,出來投降,不然格殺勿論!”
諸葛浪喊了一遍,沒有反應,便要再喊一遍,可剛張開口,還未發聲,“嗖、嗖”兩道利箭破空的聲音響起,兩道利箭風馳電掣地向他射來。
諸葛浪猛揮刀,急扭身,削掉了一支利箭,又堪堪躲過了另一支。
“爾等多年來危害鄉里,草菅人命,殺人放火,無惡不作,本想給爾等一次機會,看來是敬酒不吃吃罰酒,那就別怪我仁義大軍不客氣了!”
諸葛浪說完提刀急衝,面對再次射來的兩支利箭,仍是一刀斜砍,砍飛利箭,幾個起落,人已經衝到了箭垛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