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雖說得不錯,可是既然文長君都來了,那又為何悄悄離去?我說:“文長君進宮時我並未知道,後來還是有人告訴我說是文長君在面見太后,可是後來文長君又是什麼時候走的,我也不知道,可是文長君明明都來了,卻又不嫁公主?”
唐雖解釋道:“肅親王派的人說,文長君到岐國之時,並未知道王上已經要與梁國聯姻,只是後來面見太后時談及此事,文長君這才知道,王上已經與梁國聯姻了,所以自然就得悄悄回去了。”
原來是這樣,當初我還以為是太后把文長君給請過來,專門對付我的,我還讓王叔特別的留意一下文長君的動向,竟不想文長君是來嫁公主的。
“那後來呢,”我問唐雖說,“那後來怎麼樣了,文長君這公主沒嫁成,回長安之後怎麼樣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沒嫁成就不嫁了,”唐雖淡淡的說,“怎麼,王上難不成是想與唐皇室的公主成婚?”
我笑了笑,說:“那倒不是,說起來,我岐國曆代先王都還是唐皇室的宗室,只是不想安史之亂過後,這天下竟然如此大變,始料未及啊。”
………
第二天,義州府衙大堂內,鍾世銘坐在墊子上說:“啟稟王上,據探子來報,黔州的晉軍昨日白天只是稍微的攻打了一下黔州,夜裡便翻山越嶺,直接繞過了黔州,也許定州晉軍也不會攻打,直接與王颯匯合,圍攻廊州。”
我搓著手哈了哈氣說:“晉軍還真是勢在必得啊,連後路都不準備了,看來是想一鼓作氣要把本王滅在廊州,如此一來,便可全身而退,打探清楚晉軍的統帥是誰了嗎?”
“回王上,”鍾世銘還沒說話,就被魏乾插嘴說道,“晉軍統帥並未露面,因此還沒有打探清楚晉軍統帥到底是誰,不過廊州那邊的王颯,已經在廊州外圍安營紮寨了,不知是不是與清候商量好的,還是王颯一人所為。”
這當然是王颯一人所為,按照二弟的性格,廊州形勢如此危急,沒有停下來在廊州外圍安營紮寨的想法,一定會直接持援廊州才對,如此說來,現在二弟多半已經被王颯給控制住了。
我的心情不免沉重起來,這時候唐雖就在旁邊看出了我心裡想的,開口說道:“王上不必擔憂,太后這麼做為的就是扶持清候上位,肯定不會讓清候受到一絲傷害的,還請王上放心。”
這是自然,二弟是太后的獨子,怎麼可能會讓二弟受到傷害呢?可我還是忍不住往另一些方面去想,心情就不免會低落。
為了打破這種沉寂的氛圍,河西軍統領嚴群就說:“王上,臣與鍾大人還有魏大人分析了一下,如若晉軍直接繞開定州來與王颯匯合的話,明天就能到達廊州了,王上是不是要?”
我擺了擺手說:“本王明白,再緩一緩,等晉軍跟王颯匯合也不遲,他們想要攻下廊州也得需要好幾天,可我們逼近桐城,快點的話兩天就能趕到,不急,本王倒要看看,太后究竟還有沒有什麼後招。”
“對了,”我繼續說,“金州的吳萬山帶兵趕去廊州了嗎?這麼多天都沒有金州的訊息。”
唐雖接著話說:“已經帶人出發了,吳萬山雖只有兩千禁軍,可禁軍那畢竟是戰鬥力極強,不容小覷,大概明日會與晉軍一同到達,到時候,就先看誰先攻城了。”
是啊,明天,就看誰先攻城了,也不知道張獻鼎在廊州佈置得怎麼樣了。
喜歡怒方釵請大家收藏:()怒方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