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了廊州府衙,也沒覺得此處有多麼富有,貧窮倒也說不上,雖說府衙外圍牆大門有些破敗,但是府衙內還是看得過去的,府衙裡的辦公設施一應俱全,也是符合一個郡府的等級規格。
到了郡府大堂,張獻鼎請我坐上公文桌,然後其他人等都坐在兩側,張獻鼎立馬叫人上茶,然後他自己也坐了下來衝我說道:“王上,本府的兵冊銀冊糧策都已經整理封存,就等王上接收了。”
我點了點頭,看來張獻鼎對於我的到來還是作了充分準備的,我看向鍾世銘道:“鍾大人,勞煩你了。”
說完,鍾世銘隨即起身,朝我拱了拱手,然後就出了大堂到外面接收一應廊州郡的公文去了,我轉頭看向張獻鼎,說道:“張大人,梁軍攻下東丹已有些時日,但是遲遲沒有繼續西進侵犯廊州,不知張大人有沒有打探到什麼訊息?”
“回王上,”張獻鼎說道,“雖說梁軍已經攻下東丹,但是到現在也沒有侵犯廊州,我也派人到東丹打探過,但是沒有任何有價值的情報,只知梁軍奪下東丹後,便紮營修整,加固城防,絲毫沒有要撤軍的跡象。”
這麼說來,還真是被我猜中了?既然梁軍並非要繼續西進,也沒有繼續西進,應該只是為了當初買的王士憐的那塊封地,如此說來,梁軍不想再繼續西進?
但是梁國又沒有派使臣來說明此事,突然進攻東丹,並且攻下東丹,岐國只好認為是梁國宣戰,也就有了今日我親赴廊州的事情。
“既然梁軍奪下了東丹,又沒有繼續西進的跡象,”唐雖坐在一旁說道,“那麼是否可以認為是梁國在挑釁王上?或者說,是為了其他什麼東西?”
“這位大人所言甚是,”張獻鼎急忙說道,“我聽說原禮部尚書王士憐把東丹的封地賣給了梁國,現在王士憐被撤職嚴懲,梁國是怕我大岐反悔不給它封地,所以才這樣做的。”
張獻鼎一語中的,一下子就說中了我心中所想,看來應該就是這樣了,王士憐垮臺,梁國先前已經給了王士憐大筆的銀子,怕岐國反悔,所以直接出兵強佔,這樣一來,所有事情都說得通了。
“張大人,”我道,“本王來之前,說是廊州常備軍人數不足兩萬,此事是否屬實?”
張獻鼎頓了頓,最後拱了拱手說:“確實是這樣,廊州原本的常備軍就不足一萬,又從東丹撤回來了一部分守軍,現在加起來,差不多一萬多人吧。”
我點了點頭,廊州果然兵少,我又問道:“東丹守將是誰?”
“回王上,東丹守將乃是劉寬。”
“現在劉寬所在何處?”我說,“馬上派人叫他來見本王。”
張獻鼎隨即起身,說:“劉大人早上到東門巡視去了,只是劉大人在東丹打了敗仗,所以今日才無顏面見王上的。”
無顏面見我?梁軍本來就出兵迅速,況且人數眾多,東丹守軍不足,很難抵禦梁軍的進攻也是情理之中,我又沒有責怪的他的意思,竟然還跑到東門躲著我去了。
“無妨,”我說,“本王又沒有說要怪他,速速派人把他叫回來,本王有事要交給他去做。”
張獻鼎嘆了口氣,然後就說了聲“是”,就走出大堂去了,張獻鼎剛走,鍾世銘就進來了,作揖道:“王上,廊州郡的一應公文臣已經接收完畢,王上可以自行查閱了。”
我嗯了一聲,讓鍾世銘坐下,又問旁邊的唐雖說:“如今之急,事抓緊加固廊州城防,如若梁軍發兵攻打廊州,一定不能讓廊州失守,廊州一旦城破,金州也不保了,只要撐到清候帶兵持援廊州,想必梁軍也不敢再輕易侵犯了,只是,城中兵士,你還是得去看看如何。”
唐雖會不會練兵我不知道,但是他的武功極好,我這意思很明顯,是想讓她到城內看一下廊州常備軍的戰鬥力如何,唐雖也是明白了,立即起身就走出了大堂。
之後的魏乾也是坐不住了,主動向我說:“王上,臣在這坐著也是坐著,不是臣不擅長政事,更善武事,臣到東門巡視一番如何?”
他這主動到東門巡視我可是非常樂意的,立馬就說:“本王準了,你帶著你那禁軍一同到東門看看吧,有什麼情況再來向本王稟報。”
可能是魏乾沒有想到我會這麼快就答應了,還愣了一下子,不過他也是反應了過來,朝我作揖道:“臣領命。”
然後站起來,又看了看我,才轉身走出大堂,對於魏乾,我還是謹慎些好,雖說他對我坦白過,但是他畢竟歸根結底是太后的人,我還是不敢大意,還是儘量不要讓他靠近我,既然他想去東門巡視,那就去吧。
魏乾一走,就剩下我和鍾世銘了,我說:“魏乾畢竟是太后的人,在他沒有與太后真正決裂的情況下,還是少與他交往過多,本王這次到廊州,不知太后又會在宮中安插多少親信。”
想來也是無奈,太后又不會帶兵打仗,但是結黨營私卻是一把好手,宮中許多大臣也都聽她調遣,如今梁軍宣戰,太后竟是一點辦法也沒有,居然派人去和談。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