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了駐軍處,有個身披甲冑的將領攔住我的馬,我勒住馬說:“你是何人?”
那將領單腿跪了下來,手拱著說道:“回王上,末將乃是城防營都統吳萬山,末將恭迎王上!”
吳萬山?這個人我聽說過,但似乎沒有見過,聽說是很久就當上了城防營的都統,他是太后一手扶植起來的將領,算是太后最早的一批跟隨者。
我下了馬,吳萬山讓人把馬牽走了,我問吳萬山:“太后已經開始賞花了嗎?”
吳萬山道:“是,太后賞花快一個時辰了,王上要不要進去同太后一起賞花?”
這是以為我來這沒事兒做的嗎?我瞪了吳萬山一眼說:“本王當然要賞花,你就在這兒守著吧,本王自己進去。”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說完,我就在吳萬山的觀望下走了進去,前面先是佈防重重的禁軍,之後到了芷若河的外圍,就沒有禁軍了,只有一些宮女太監在路上侯著,這就是太后的特權,宮女太監都隨便帶出宮的,而我就不行了。
在芷若河的中央有一個小亭子,由兩條小木橋搭建起來的,我在岸上看了看,就看見小亭子裡多是一些文官大臣和世家貴族,太后就站在那兒觀賞著河裡還有岸上的芷若花。
我朝小亭子走了過去,那些人見到我就紛紛避讓了,等我到小亭子裡的時候,聽到有個文官在向太后解釋今年芷若河的狀況,這種話難道太后每年都要聽?
說著有人拍了拍那個文官,那文官一轉頭就看到了我,嚇了一跳道:“老臣拜見王上,不知王上什麼時候到芷若河的,怪老臣疏忽了。”
我沒理他,倒是太后對於我的到來絲毫沒有一點的驚訝,見到我來了,揮了揮手示意旁邊的人都下去。
等人都走完了,太后就坐在那兒看著岸上的芷若花說道:“記得本後昨日派人到寢安殿通知王上,王上不是說不來嗎,怎麼今兒個自己又來了?”
我回答道:“本王這不是想給太后一個驚喜嘛,怎麼可能不來,二弟為國領兵禦敵,本王就只好替二弟陪著太后賞花了。”
太后似乎察覺到了什麼,問我:“王上這是什麼意思?”
我說:“本王沒什麼意思,就是覺得,清候這時候在南境禦敵,太后卻在這裡巡遊賞花,本王都替二弟感到寒心啊。”
我的話似乎沒有惹怒太后,反倒是太后笑了笑說:“王上是忘了擅自逼迫戶部尚書給同邧郡守銀兩的事了嗎?如若王上真的忘了,那麼就只當本後提醒一下就行了。”
果然,太后還是談及此事了,我說:“同邧郡守一個月前就將同邧郡的受災情況如實上報了朝廷,可朝廷非但不給賑災銀兩,反而一拖再拖,這次同邧郡守來找本王要賑災銀兩,本王只是替太后分擔了這件事而已。”
太后“哼”了一聲,揮了揮手說:“王上如若在這兒待得不舒服,大可回宮去,給同邧郡的銀子本後不想再追究了,王上先回吧。”
既然太后都這麼說了,我就直接轉身走了,沒有絲毫的猶豫,剛走了兩步,就聽見太后在身後說:“哦,對了,南境和清候的事,王上就不必擔心了,我相信清候會自己處理好的,王上放心吧。”
這是讓我不要插手南境和二弟的事啊!算了,不插手就不插手,倒省了一份心,況且我也沒有那個能力來去管南境的事。
喜歡怒方釵請大家收藏:()怒方釵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