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基這天,王宮內一片熱鬧,宮女太監忙得不行,宮中侍衛人數也是增加了不少,之前一直是王颯帶人跟著我,現在王颯被王后撤走了,我就單獨一個人了。
當然了,宮中侍衛不止只有王后的人,肅親王的人也不少,東宮已經被肅親王李義派人接管了,對於肅親王李義來說,我是非常信任這個王叔的。
當天,因為我要加冕為王,所以我一直都是待在寢安殿,肅親王派了些宮女幫我整理衣著面容,至於泰和殿現在怎麼樣了我也不知道。
這個時候王叔開門進來,我見他只有一人,便知道王叔可能是要有事與我商談,我立馬揮了揮手讓旁邊為我整理衣著的宮女全部下去了。
我請王叔上座,說:“王叔,外面現在怎麼樣了,還有,三弟來了沒有?”
李義搖了搖頭說:“殿下不要太擔心,這諾大的王宮中都有老臣安插的人手,必會保證殿下的安全,還有,阜候派人六百里加急傳來信說,車隊遇到些小狀況,今日怕是難以到達了,託老臣跟殿下說,大哥為王,我便心安。”
三弟到不了了,車隊出了點小狀況?我問王叔是什麼狀況,可王叔就支支吾吾不想說了,我認為這其中肯定有貓膩,但此時王叔不想說,我也不好再繼續追問下去,待三弟來了再問不遲。
我點了點頭道:“如今岐國朝野混亂,群臣結黨營私,中飽私囊,本宮倒也想有一番作為,可是王后掌政,本宮登基之後並無實權,岐國再如此下去,怕是危矣,王叔怎麼看?”
“那要看殿下該怎麼做了,”王叔道,“先不說是王后在短短的三年時間裡就讓朝中群臣倒向了王后,光是岐國四代亂政以來,就消耗了岐國很大的國力,如今岐國根基不穩,又是王后掌政,想要恢復岐國國力,就得先扳倒王后,奪回王權才是。”
說得也是,王后掌政,這就意味著群臣們上報地方事務時,可能會直接繞過我而呈報給王后,因此決策的不是我這個王,而是王后,只要王后決策了,派人讓我下發王詔,這事兒就這麼完了,可我不想當個傀儡王,就必須扳倒太后。
我嘆了口氣說:“王后勢力大,我們勢力小,在這上都之中扳倒王后怕是很困難,王叔,如若本宮登基之後,秘密下發勤王令,讓全國郡府郡守帶兵前來勤王,是否有直接除掉王后的可能?”
“殿下果真這麼想?”
我點點頭。
王叔繼續說:“殿下應該知道,清候是王后的獨子,而清候又掌握著清河郡五萬兵馬,加上陸武的兩萬,也都是些精兵強將,王后如若有難,清候必定會發兵救之,就算有殿下的勤王令,但清候加上陸武的兵力,一天之內攻破上都綽綽有餘,只怕還沒等到前來勤王的軍隊,我們就已經成為清候的階下囚了。”
這麼嚴重?我原本還指望用王叔的河西軍來控制整個上都,現在看來是不太可能了,我記得清河郡離上都挺近的吧,而且王叔的河西軍要是調到上都的話,那也得三天時間才到,可清河郡的軍隊到達上都,一天時間就應該足夠了。
知道這種情況不可能後,我就有些失望的說道:“那如若我們不傷及王后,佔領上都之後,把王后送到清河郡,那清候還會發兵嗎?”
王叔笑了笑說:“那便是殿下的大過了,現在我們又無王后意欲篡位的證據,這麼做,豈不是說明我們在清除異黨嗎?就算是能夠做得到,說王后意欲謀反,可群臣們又會支援我們嗎?”
這倒也是,王后想要篡位,必定做好了萬全的準備,群臣肯定也都倒向了王后,就算是我指責王后意欲謀反,恐怕群臣們也沒人會附議。
我跟王叔正在談話之際,這時候就有個宮女悄悄的開門進來了,我和王叔一下子就安靜下來,只見宮女來到王叔耳旁說了些什麼,王叔很嚴肅的點點頭,接著宮女就出去了。
我急忙問王叔那宮女說了什麼,王叔道:“梁國的使團來了,說是得先拜見新王再去拜見王后,而且剛才那宮女還說,不僅是北燕,北齊南陳的使團都去泰和殿拜見王后去了。”
我道:“梁國多年來和我大岐並無紛爭,此次明知我這個新王是個傀儡,卻還是要先來拜見我,這是何用意?”
王叔還沒有說話,梁國使臣就帶著使團進來了,為首的是一個年近五十歲的老頭子,不過我認識,叫做季仁臣,在梁國所有人都叫他季侯爺,是梁國的右丞相,對外號稱季君,是僅次於梁王的存在。
季仁臣見到我後,直接上前兩步跪在我的面前:“梁國使臣拜見大王。”
我連忙起身把季仁臣給扶了起來道:“季侯爺就別多禮了,都這把歲數了,還行什麼大禮。”
季仁臣笑了笑,拍了拍衣袖,朝著站在我旁邊的王叔作揖道:“敝臣見過肅親王。”
肅親王李義也回禮作揖:“季君有禮了。”
說著,我便讓人給季仁臣上座,就聊了起來:“我岐國與大梁近三十多年沒有過戰爭了,這還得仰仗季侯爺這多年來的調和,如今我登上王位,定會把岐梁兩國多年來的情誼延續下去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