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裝置都不能用,以前還能靠網路水軍的數量沖垮網監的人力監管,現在再多的人手都擋不住人工智慧的處理速度……”
楊俊下定決心後自然要想出一個能有效擴散訊息的方式。
隨著技術的發展,人工智慧越來越完善,官方手握宇宙飛船配套的中控系統,早在八十年前就已擁有了成熟體人工智慧,民間駭客再有天分也填補不了技術代差。
“只能用傳統媒介,可是傳單、大字報這種東西根本沒多少可信度,大家看都不會看,還在運營的幾家官方紙媒又不可能刊登這則訊息……”
“等等,我可以偽造報紙!”楊俊突然目光一亮。
只要套用紙媒的排版模仿一篇新聞報告,隨便找一家小印刷廠,甚至自己用印表機印出來,再投放出去即可。
“只要弄好排版和紙張,乍一眼看上去分不出真假,就會有人驚疑不定。”
“做到這一點也就足夠了!”
一旦行動起來,他不可能有機會向民眾證明這則訊息的真假,事實上他手裡根本沒證據,如果不是對宋洋有著很深的瞭解,楊俊也不敢相信。
“我只需要把訊息擴散出去就行……”
至於這麼做的後果,從下定決心那一刻,楊俊就做好了心理準備。
正確的事從來都是艱難的,也不可能不付出代價。
他只能盡力將火點燃,去期待下一個接過火炬的人出現。
想到辦法後,楊俊迅速行動起來。
首先找朋友幫忙弄到一批報紙專業紙張,數量不多,也就萬把張。
楊俊不覺得自己有機會放出太多,可能連一萬張都沒放送完就已經被趕來的勳貴狗腿抓住。
解決紙張問題後,楊俊又要解決印刷問題,好在科技發展後,家用印刷機也能報業紙張上完成印刷。
紙張和印刷問題都解決後,楊俊便利用電腦比照官媒老大哥RM日報手動排版,以自己並不專業的寫作水平搗鼓出一篇簡訊,放在頭版頭條,其餘版面則從以往的報紙上摘取部分內容複製過來。
只要讓看到的人第一時間產生驚訝、錯愕的感覺也就夠了,事後這些報紙必然會被勳貴世家追回,無論他們選擇大張旗鼓還是悄無聲息的背地行事,總會留下痕跡讓私藏這些報紙的讀者心生疑竇。
楊俊能做的不多,以他一人之力也不可能找到反抗勳貴世家的妥善辦法。
但效果不明顯就不去做了嗎?
一百多年以前,《庶民的勝利》剛剛傳入國內時,不也是靠著無數熱血青年用粗糙乃至幼稚的手段前赴後繼進行宣傳,這才讓更多的人知曉,才有了後來那群面對死亡毫無畏懼,只求踐行心中信仰的偉大戰士?
楊俊準備的這一萬張假報紙有可能會被全部追回,他的努力乃至他的犧牲有可能不被人所知,但“星星之火”只有點亮的時候才有可能被人看到。
楊俊熬了一個通宵將全部的報紙準備妥當,破天荒頭一次向支隊請了事假,選擇在凌晨五點駕駛著自己的飛行汽車,以十張報紙為一份,分別投向羊城的居民樓、地鐵站、菜市場、養老院以及老人經常活動的公園。
能在早上五六點就起床的人大部分都是覺淺的老人,恰恰報紙上頭版頭條上的訊息又最能引起老人的關注。
“據本報駐元初星記者瞭解到,林氏集團旗下一家名為‘星火’的生物實驗室於今日成功研製出一款基因改造藥劑,可以強化人體各項機能,達到治癒多種疾病乃至延長壽命的功能……”
“老吳,你快來看,報紙上的新聞嚇死人啊!”
黃天佑今年已八十三歲,親自經歷了華夏進入星際時代的全過程,他的兒孫中有不少已移民到不同的星球安家,年輕時他也去其他星球工作淘金,退休後卻更加懷念地球上的家鄉,選擇回來養老。
到了他這個年紀,死亡已經是不再避諱的話題,但求生是生物的本能,能好好活著的時候,沒幾個人真的想死。
“搞咩呀?在這浪費時間,等下舞伴都要被隔壁小區的老撲街搶走了!”
老夥計吳健雄聽到黃天佑乍乍呼呼,邁著蹣跚的步子走過來。
他們二人剛到公園大門,空置多年的門房外設有免費的報刊欄,會定期更新一些報紙。
時代在進步,一些東西難免被淘汰,傳統紙媒早在幾十年前就逐漸被電子刊物取代,如今除了幾家官方紙媒還在靠著補貼維持每期的實物報紙外,其他傳統紙媒早就陸續放棄了實體報刊,利用電子技術不斷推陳出新整花活。
這些碩果僅存的實體報刊受眾也很窄,基本都是上了年紀的老人,哪怕訂閱價格還維持著幾十年前的水平,也沒有多少個人願意花錢訂購,基本都是公家單位、公益組織出個成本價意思一下,捧個人場。
可以說楊俊歪打正著,他偽造的報紙和報紙上透露的訊息牽動著老年人的神經。
“臥槽!”吳健雄湊了腦袋過來,看到日報頭版頭條上的資訊後,驚得老眼放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