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人類文明有朝一日邁入星際,社會制度也不可能在短時間內發生翻天覆地的改變,因為既得利益階層已經熟悉了現有規則,他們也必然是最先吃到時代福利的一群人。
什麼都不做就能吃到肉,幹嘛瞎改一通?
萬一真改出點東西呢?
咱這天潢貴胄的身份不就保不住了?那還咋搶肉吃?
所以這個世界的東西方兩大星際國家都延續著過往的制度邁入星際時代,進行星際開發。
區別只在於給移民開出的條件是否優厚,以及這種優厚的條件能堅持多久。
託尼·斯塔克沒能去林浩的靈堂上蹦迪,不是害怕吵醒假死的林浩,是因為他也遇到了事。
大洋彼岸的勳貴世家好歹忍了五十年才露出獠牙,美利堅的財團家族卻從一開始就沒掩飾過自己的獠牙。
當年是因為只發現了“新美利堅”一顆宜居星球,所以美利堅的各大財團才會聯手進行開發,共享星際資源。
可隨著華國人攜星圖闖入星辰大海,地球人發現自己似乎從荒涼的淺水區一下子來到了資源豐富的深水區,周圍一千光年內竟然蘊含著大量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
有些需要經過一定改造,有些竟然可以直接居住。
至於蘊含著人類文明所需資源的荒涼星球更是數不勝數,這些無法居住的荒涼星球全部淪為地球人的礦場。
採礦裝置從人工機械到半自動,再到全自動,開採效率越來越高,礦工的境遇反倒越來越差。
宜居星球不斷被發現,美利堅的財團家族理所當然產生了獨佔一整顆行星的想法。
他們光明正大的立法,確定私有行星的合法性。
規定所有國民只要發現一顆宜居星球,就能享有該顆星球百分之十的所有權。
這條法律一經公佈,全世界所有大學的天文系成了地球上最熱門的專業,沒有之一!
此舉確實極大促進了地球人探索宇宙的熱情,實際上取得了一些積極效果,大量宜居星球被發現。
可是很快,美利堅人發現自己想當“球主”的願望並不容易實現。
因為宇宙飛船這種必備的交通工具全部被壟斷,普通人既無資格購買,也無財力購買。
資本財團平價銷售宇宙觀測裝置的同時又堅決壟斷宇宙飛船,嚴格把控每一艘飛船從出廠到報廢的全過程,甚至連零件也嚴防死守。
其目的,不言而喻。
老爺們能眼睜睜看著一個走狗屎運的泥腿子透過發現宜居星球從此脫胎換骨,若干年後危及自家地位?
如果你發現了一顆新的宜居星球,資本財團可以遵守法律賦予發現者十分之一的所有權。
但開發蠻荒星球要勞動力吧?要機械裝置吧?
這些東西難道會憑空出現在一顆全新的星球上?
到頭來還得依靠被資本財團壟斷的運輸渠道。
表面上你擁有了一顆星球十分之一的所有權,但一塊荒地能用來幹嘛?
普通人恐怕連宇宙飛船的機票都買不起幾張,拿什麼去開發?
帶著家人去過男耕女織的生活?
可是,適宜人類生存的星球必然也適宜其他生物繁衍,莽荒星球上危機重重,毫無經驗的普通人帶著全家過去不是享福,是送死。
資本財團巴不得多幾個這樣的傻子,好等他們全家死光後順理成章接收十分之一的土地。
所以資本財團很貼心的看到了普通人的困境,提供了另外一個方案:合作開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