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和尚笑著搖頭:
“能見諸色境,悉善惡而無所染。說實話,老衲也不知道是怎樣的,到時,小施主自然就知道了,只要秉持本心上進,無需擔憂。”
頓了頓,老和尚還是忍不住問道:
“小施主,在老衲身上看到的又是什麼現象?”
謝承文稍微猶疑了一下,隨即開口道:
“並沒有,在晚輩看來,大師父身上的法力還未能凝結,散而不聚。”
老和尚遺憾的嘆了口氣,不過很快又調整好自己的情緒,微微一笑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謝承文見狀暗暗鬆了口氣,不再糾結這個問題:
“大師父,您的法力怎麼使用?只能製作法器麼?”
老和尚笑道:
“老衲還可以做法事啊,可以給信眾拔除邪念,安寧心神。”
謝承文點頭,隨即有些困惑的說道:
“可是,我不知道我這天眼又有何用,也感覺不到自己身上有什麼法力,更不知道該如何應用。”
“小施主的情況老衲不好輕易下結論,但是老衲以為,小施主能分辨善惡不是也很有用麼,而且,老衲都能感覺到小施主身上的法力氣息,跟小施主相處的人自然而然能夠潛移默化的得到好處,又何須藉助法器。當然了,如果小施主想要嘗試,可以選擇一些自己喜愛的隨身物件,長期戴在身上時時把玩,情志寄託,或許也可形成法器。”
謝承文恍然,原來法器是這麼形成的,果然說破了一樣簡單,不過是情志寄託之物罷了,自己怎麼就沒想到呢,看來自己家裡的那些手辦模型,分分鐘都能變成法器啊。
“原來如此,謝謝大師父,想不到如此的簡單。”
“呵呵,大道至簡,只是難以踐行,更難以堅持不懈的踐行罷了。”
“您說的對極了。”
兩人會心的一笑,老和尚又分了一輪茶水,謝承文喝了口茶道:
“大師父,像您這樣的人應該不多,但是也不少吧?”
“小施主是想問我們這些人是不是有個圈子吧?”
謝承文點頭:
“是的,修行難道不需要交流麼?”
“這個確實是有的,不過圈子很多,有大有小,有真有假,魚龍混雜。”
謝承文有些難以理解:
“這怎麼會?修行者不是應該很好辨認麼?”
“道統多啊,咱們這個國家歷史太長了,幾千年留下來的道統多不勝數,關係更是錯綜複雜,有前輩必有後進,難道還能將後進擋在門外?你收了這個,難道還能拒絕那個?這麼一來,人就多了,人一多,事情就變得複雜了。”
“懂了,於是小圈子越來越多,性質也漸漸變質,但是,總會有些嚴謹的圈子吧?”
“這是有的,不過,小施主不是不願意皈依麼?”
謝承文恍然,人家嚴謹的圈子是屬於佛門的,謝承文一個外來戶肯定進不去,當然,老和尚肯定知道一些並不那麼嚴謹的圈子,但是正如老和尚所說,那些地方魚龍混雜,進去就得準備惹一身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