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團是在100營的基礎上組建的部隊,當然也都是日裔美國人,不過卻分為美國內陸的二代美國人以及夏威夷的日裔美國人。
當然為組建這支日裔美國人的部隊,羅斯福還特意說了那句有名的話“a isnot,and never ater of race or ance”
“美國精神不是,也永遠不是種族主義和血統論的溫床”
這又是一個可說而又不能宣揚的故事,我實在不知道如何如形容,看看他們所獲得獎章吧,你就會明白。
在整個二戰共獲得7次總統部隊嘉獎(101空降師也只獲得2次、陸戰1師只有3 次)、21枚榮譽勳章(其中20枚為戰後追授,整個二戰包括戰後追授美軍榮譽勳章總共只頒發464枚)、52枚優秀服役十字勳章(包括19枚後來轉為榮譽勳章,美軍整個二戰共頒發5千枚優秀服役十字勳章)、1枚優秀服役勳章、560枚銀星勳章、22枚軍團優異勳章、15枚士兵勳章、4000枚銅星勳章(包括1枚後來轉為榮譽勳章)、9486枚紫星勳章等。442步兵團的第100步兵營,因為獲得的紫星勳章太多,則被譽為“紫星營”。
第442團的英勇奮戰,終於完成了他們最初設想和希望,促使政府釋放受到拘禁的日本移民。
由美你可能會覺得奇怪,442團明明只是一個團,為何能獲得9486枚勳章,其實戰後據統計第442團人員傷亡超過9000人,傷亡率高達314。這是什麼概念呢?就是一個士兵的崗位連番換了3人!
只是這樣故事會被傳頌嗎?
不會。
特別是戰後的美國和歐洲,哪怕是美國勝利閱兵那天也看不到這支矮小的部隊。
戰後曾有人打算將這段傳奇拍成電影,可最後不了了之。
主要還是,誰會看的問題。
美國人民當然無法相信,當然更無法接受。
日本呢?更不用說。
我相信你應該看過克裡斯托弗諾蘭執導《盜夢空間吧》,裡面日本著名演員渡邊謙就曾說過要拍攝這個故事,可至今也沒有訊息,想比是沒有結果了。
其實對這個故事我還是很喜歡的,可就像你說,在其短短不到兩年時間裡,442團轉戰千裡,幾乎每天的事情都能寫出一打的故事。什麼哨兵俘獲德國擱淺潛艇,拯救德克薩斯的牛仔等等。
這些442團士兵的目的很單純,僅僅釋放自己的家人和證明自己。可回過身想想,這算不算是一種悲劇呢?雖說他們不在乎,看客人的心中是明白的,其實他們本身就是矛盾的,或者說他們的存在就是個悲劇,這一點只有他們自己知道。
關於442團的故事太多,我不想多做敘述。如果喜歡你可以自己試著找找,目前的淺在資料還是很容易看到的。
說了那麼多,我現在只想合計一下,自我們相識開始到現在,所交流的事物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不被認可,或者其本身就是個悲劇的開端。
那悲劇是什麼呢?比如說你瞭解的遠徵軍,這本是最為光榮的一支部隊,可惜呢。在歷史角落中不被大多數人所瞭解。
如果說士兵們開始就知道這樣結局,他們還會去嗎?
會的。
就像是為麥克阿瑟擋槍的溫賴特中將,在二戰時期充當了一個俘虜將軍,他不想打仗嗎?他不想榮譽滿身,光榮退休嗎?不能,他只有接受命令待在一個註定要被攻陷的菲律賓。
這就是悲劇吧,溫賴特中將不能抗命嗎?可抗命有用嗎?在大洋的彼岸,他能帶著士兵去哪?
衡陽也是這樣的情況,我堅信著。
如果有一天當你看到,有人再說衡陽的第十軍是英勇的,我相信我會很開心的。
瑁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