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對現在日本的看法是什麼?”
“你要不要先問問他?”我指向一旁躍躍欲試的席恆
“歐巴那樣,幹他孃的。即便只有一個seen,我也要......”
“夠了 夠了 留著回去再說吧”
席恆頓時焉瞭如同小老頭佝僂著背。
由美抿著嘴笑了,我想是有點為難她了。
由美看向我
“日本啊,怎麼說呢。首先是他們的侵略是無法質疑的,現在的粉飾更是讓人憤慨。但有一點我覺得很有必要,那就是國家的走向。平民不管在那個國度都是最最無知的,他們愛國甚至盲目。在中國
在美國
法國 俄國 德國 等等 各個國家 甚至日本,只是國民的這種盲目一旦被利用。二戰的德國,日本,義大利不都是?就是現在還不是有?打個比方,某個新聞焦點人物一出狀況,各種言論層出不窮。在加上某些貪圖熱點流量的人一修改,不明真相的網民在其錯誤的引導下為“正義”聲張,造就了很多錯誤的事情,甚至讓受害者遭受更大的迫害。
我覺得日本也是如此,最大惡就是那些右翼黨派。如果說日本都是壞的我不信,但如果說日本在右翼的帶領下變壞我是相信的,這一點二戰不就是這樣?
想想中日友好時,兩國平民間的關系也很好。上世紀中日建交,日本的導演與演員為何在中國那般出名就是那段時間,什麼黑澤明,高倉健等,甚至在國內放映過《望鄉》這裡反思的電影,絲毫不亞於今天我們年輕人喜歡的韓國歐巴。
有人側擊韓國文化對國人的影響,這當然是有一定道理的,但誰沒年輕過。個人樂觀認為流行之所以流行,那就那個年齡段的流行,等大家長大了韓風也就過去,誰不知道愛護自己的國家?你說還會影響更小的孩童,我也認為很對,但更小的孩童也會長大的。
我就說一個例子吧,上世紀中日友好時國人熱追的高倉健,想想那時中國的小鮮肉多為難,別看現在中國明星有小鮮肉啊,上世紀中國也有的。在中國掀起日本高倉健熱時,唐國強老師那會都快被冷落了。唐國強老師,那時可是一等一的小鮮肉哈。”
““號稱毛主席專業戶”的唐國強老師”席恆捂著嘴“哦呼呼 ”[[曉說2017
《與吳宇森談談女人》5:3]
“你能別笑得那麼尖嗆嗎?”
由美微笑著,那份笑容我就是喜歡是對我的。
“我是希望中日能友好的,但我不喜歡日本的右翼黨派,那像是臺獨啊,港獨,真是喜歡搞事情,這些人煽動年輕人,為什麼說大學生好騙呢?如果說一個國家真到了需要大學生來抗議的時候,那應該是一呼百應,如果不是真希望這些人能好好反省一下,你們的“堅持”的到底是什麼?
國家的事物有國家處理,我們要相信自己的國家。對於這一點日本有些人會選擇讓國人忘記,可我們國家不會。那是鞭策我們國民的最好記憶,傷疤最好的作用就是記憶,可以不想但不能忘。”
大家一時沉默了,氣氛有些壓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