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士載願意拜於丞相門下學習,朕也不強留,先且退下吧”劉備沉聲說道。
隨即鄧艾朝劉備行禮,便緩緩離開了這裡;
在鄧艾離開之後,劉備卻陷入沉思。不是驚訝於鄧艾的才能,而是眼前諸葛喬的睿智,道聽途說之事他居然會當真,並且還真的尋得一良臣;這是巧合還是命中註定。
“陛下,鄧艾如何”諸葛喬盯著劉備輕輕的問道。
“此人甚好,日後多加磨練定能成為大將之才,伯松真乃好眼力”劉備意猶未盡的應道。
“此非伯松之功,乃是天意而為,若不是人言傳進伯松的耳中,伯松又怎能得知”諸葛喬抱拳緩緩道。
“陛下,還有一事;昔日吳國軍隊攻陷楚國的首府郢都,楚臣申包胥到秦國求援,立依於庭牆而哭,日夜不絕聲,勺飲不入口,七日,秦哀公為之賦《無衣》,九頓首而坐,秦師乃出。於是一舉擊退了吳兵。可以想像,在秦王誓師的時候,此詩猶如一首誓詞;對將士們來說,則又似一首動員令。”諸葛喬飲了一口茶,輕輕說道。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王於興師,修我戈矛。與子同仇!豈曰無衣?與子同澤。王於興師,修我矛戟。與子偕作!豈曰無衣?與子同裳。王於興師,修我甲兵。與子偕行!”劉備輕輕唱了出來。
這首秦風雖然為秦國昔日軍中戰歌,但是對於賦予大志的劉備而言卻也並不陌生,這首歌也展示出了他們互相召喚、互相鼓勵,捨生忘死、同仇敵愾。
“這首無衣,不知道當年激勵了多少捨死忘生的秦軍將士,終究抵擋住了西戎入侵以及魏國的侵略,以至於最後的一統中原”劉備感慨而言。
“伯松,你是想朕也為我漢軍,命戰歌一曲嗎”
“正是!我軍現在也不就面臨昔日秦軍的處境,或許連秦軍都不如,秦軍至少還佔有關中地區,而我軍只有一州之地;若是在除夕我軍將士也能高唱屬於我蜀漢的戰歌,豈不更加能夠激起將士的熱血,也能更強勁的起著震懾的目的”諸葛喬若有所思說道。
“看來伯松已有對策”劉備緊緊的盯著諸葛喬,似乎想把他腦海的謀略通通挖出來;
諸葛喬端起茶杯一飲而盡,戰歌亦在腦海中浮現,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讓自己對這首歌愛不釋手,曾經有過無數的幻想,今日終於可以如願以償。
“回陛下,末將卻是有一首曲,就是不知陛下可否願意末將獻醜”諸葛喬應道。
“哈哈,沒想到伯松居然對曲也擅長,快頌一曲,朕洗耳恭聽”劉備急忙說道;
對不起這首歌的作者了,我可要先你一步創造了;
“赳赳大漢,共赴國難,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赳赳大漢,複我河山。血不流幹,死不休戰!西有蜀漢,如日方升,百年國恨,滄桑難平!天下紛擾,何得康寧!漢有銳士,誰與爭鋒!”音起聲落、伴隨前世的記憶諸葛喬完美的演奏了出來。
劉備當即完全沒有反應過來,似乎已經被諸葛喬帶入這首歌的意境,戰鬥的畫面一直在腦海中浮現,不停地沖擊著自己的神經!
【這首歌是處自電視劇《大秦帝國》秦國的戰歌,若是讀者有興趣可以搜‘赳赳老秦’這首歌,書中蜀漢戰歌就是這個曲子,只是做了一些細微改編,希望大家支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