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大會百官與數千將士;“主上若是任用陸遜小兒,江東將禍不遠矣”張昭望著築壇對著旁邊的顧雍說道。
“但願陸遜不是趙括之流,也就罷了;如今的荊州可不是隨便一個人就能夠改變整個戰局”顧雍也是擔憂道。
“二位大人為何就不相信陸遜擁有曾經周郎的才華”闞澤見到張昭等人還是不願意相信陸遜的才能,也是顯得無奈,但是天幸他遇見了一個相信他的主公。
也就在這時孫權讓陸遜登壇,陸遜此時身著軍裝,滿臉英氣朝著孫權走去;
“今漢軍大軍壓境,我東吳將士自當守衛我城池、百姓,而今左都督韓當在荊州抵擋漢軍時,拼盡了最後的一滴血最後倒在了荊州的土地上;我數萬江東子弟還在荊州那片土地上戰鬥,來守住我們的每一座城池;所以今天孤要拜鎮西將軍陸遜為東吳的大都督、進封婁候;掌管六郡八十一州兼荊州的諸路兵馬,前往荊州抵擋漢軍入侵我東吳”孫權站在壇上朝著下面的將士大聲的喊道。
“必勝!必勝!必勝!、、、”眾將士也用響亮整齊的聲音作出了回答。
“接劍”孫權從自己的腰間解下了自己的佩劍,遞給了陸遜;陸遜跪地雙手接劍,而後站在臺上朝下面的眾將士舉起了孫權的佩劍,眾將士看見陸遜舉起佩劍的那一刻,也是感慨這時每一個士卒一生的夢想。
陸遜領命下壇後,立即令徐盛、丁奉為護軍,再調集江東一萬士卒前往荊州。
夷道城中;四門緊閉的夷道城,再加上那西門城下的漢軍屍體,此時的夷道城顯得格外的陰沉,城中的百姓也是躲進了自己的家中,只有一些膽大的人,出門來打聽著交戰情況;
夷道城太守府中“右都督,末將認為漢軍恐怕有其他的企圖”參軍駱統向周泰建議著說。
“公緒駱統的字)此言何意”
“漢軍昨日的攻城陣勢太過於龐大,並且還有劉備親自坐鎮,但是其結果卻是丟下一千餘具屍體就撤離了城牆;末將認為劉備絕不會做如此之事,而是在謀劃著他的一個驚天陰謀”
“是什麼陰謀?”周泰繼續問道。
“末將不知,只是感覺過不了多久就會有訊息傳來”
“我認為劉備不會有什麼大陰謀或是奸計,畢竟他的大營就在我們城下不足三十裡的地方,若是有什麼風吹草動我軍斥候一定能夠發覺,但是到目前為止,尚沒有斥候發現漢軍有什麼調兵遣將的行為;而且漢軍昨日的攻城陣勢完全出乎了我意料之外,攻城器械準備之多;若是漢軍一直保持這種攻城的態勢,不出十日城池必失”淩統對於駱統的說法顯然不是很同意。
“末將也認為漢軍不可能會有什麼陰謀來襲擊我軍,只要夷道城還在我們手中,漢軍將會很難再進一步,除非他們能飛過我們夷道不成”潘璋也是不贊同駱統的說法,只是在他自己說完這句話時,突然感覺到有什麼不對、
“我知道了,漢軍是想在夷道猛攻城池好讓我們都把目光注意到了夷道上面來,而他再出一支奇兵去突襲當陽縣,當陽縣過後可就是南郡”聽見潘璋所說的飛過夷道,駱統立即就想到了當陽縣。
“這不可能!我軍斥候完全沒有任何訊息傳來,當陽縣也沒有訊息傳來;”淩統依舊不願意相信劉備會出奇兵,因為斥候的確沒有傳來任何漢軍分兵的訊息,連漢軍中做飯的用的灶臺所冒出的煙霧他都有派人盯著。
“無論漢軍是否分兵去取當陽與否,我軍都應該向當陽增援,已決漢軍的奇襲的謀略,再者減少我們對當陽地域的擔憂”駱統見周泰正在猶豫不決,而淩統也一再堅持漢軍不會存在任何奇兵,而提出了一個中立的計策;其實也不能怪周泰的猶豫不決,周泰本是大將之才而非帥才,此次率軍作戰讓他擔任右都督也是孫權看在他的戰功和救駕上面,而且又有韓當這個左都督左右整個戰局,孫權才讓周泰坐上了都督的位置,只是誰也沒有想到韓當居然自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