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全你聽說了嗎,我們下一步將會進攻夷道城,若是佔領夷道就能看見南郡了,你我當年也是在南郡中投如了陛下麾下,想來都有十年了,咱們又回來了”
“別高興的太早,夷道可不是那麼好攻戰,好歹也是整個宜都的治所所在,而且東吳有數萬士卒在哪裡鎮守,哪有那麼容易攻取;在或者夷道攻破了,我們卻永遠的倒在夷道的城下,隨著護城河水而流向長江”那名被喚做王全的人回答
“吳軍再厲害,在蘭殤還不是被我們追著打,我看夷道也是我們的囊中之物”
諸葛喬此時剛好也在旁邊聽見了他們兩的整個對話,“看來還是和歷史所記載的一樣,漢軍依舊還是會攻取夷道,看來得去勸勸陛下”諸葛喬也是嘆了一聲。
“陛下,諸葛護衛求見”一個禦林軍士卒走到劉備身前,而劉備此時也是在安撫城中百姓;“讓他過來吧”
“拜見陛下”諸葛喬來到劉備身前抱拳道。
“伯松所來何事”
“末將聽聞陛下下令攻取夷道特來相勸”諸葛喬沒有轉彎抹角,而是直言相向。
劉備也是來了興致,“伯松何出此言”<101nove.d遠道而來,此時已經深入敵方腹地數百裡之內,若是攻佔夷道必將是一場持久戰,而糧草還需從益州運轉,將若是被吳軍襲了糧道,我們又該如何”
“伯松勿憂,我早已想好了對策,我軍只需在永安至猇亭這段路上重要的路段百裡聯營定能守護糧道”劉備顯得有那麼幾分得意的說出了自己的計策。
“百裡聯營”諸葛喬從口中吐出了四個字。雖然說諸葛喬知道劉備的百裡聯營一直遭到了後世的吐槽,若是真的讓諸葛喬來找出百裡聯營的弊,他也只能說百裡聯營分散了兵力,不利於展開大戰;站在公眾的角度上來說,若是歷史是劉備方在夷陵之戰中勝利,那麼後世肯定會稱贊百裡聯營的正確性;所以歷史是後人對前人永無休止的感嘆,今日你做前人我做後人,明日我做前人他又做後人。
“陛下末將有一計,或許比攻佔夷道更為有利”
劉備有了之前諸葛喬獻險計而取猇亭的前提,這次更是滿懷著期待“伯鬆快講”。
“此時我軍大勝,我們應該趁此時機,南下攻佔武陵,而後佔領公安,便可以收取荊南四郡”諸葛喬眼睛都沒有快速的敘述了一道。
劉備卻皺起了眉頭,也想到了剛剛馬良所說的計策;但是所有白手起家的君王都有一個共同點,執著!
“武陵屬于山地區域,不利於行軍,而且也不利於大軍作戰,若是被拖在武陵而不能做到進退自如就可能陷入敵人重圍”劉備眼中閃過一絲失望的神情。
“陛下相信末將嗎”諸葛喬見劉備否決了自己的提議,也沒打算再勸,因為他了解劉備是不可能改變自己的決定;而他自己也沒認為此計一定能夠成功,只是覺得這是一支奇兵。
“信,而且這場戰爭結束之後,朕要封你做將軍”
“謝陛下,但是末將更希望陛下能給末將一支兵馬,進武陵而出奇兵”若是在蘭殤戰役之前,劉備肯定會否決諸葛喬的提議,但是他在蘭殤之戰的表現又使劉備對諸葛喬多了那麼一絲期待。